Author: benjiscentre

  • 與庭恩相遇相伴走過那些年

    受訪者:周偉強(13歲)媽媽 接受言語治療年份:2014 – 2016 我從未想過,作為母親的人生會如此曲折。當偉強在兩歲六個月被確診為自閉症,我的世界瞬間崩塌。回想起與庭恩中心相遇、相識、相伴走過的那些年,心中充滿了感慨和感激。 2014年,偉強兩歲九個月大,正是準備要上幼稚園的年紀。然而,偉強患有自閉症,完全不會說話,只會哭鬧。那段時間,我挺著六個月大的肚子,帶著偉強跑遍了三十多間幼稚園,卻沒有一間願意接收他。我的情緒跌落谷底,害怕、無助、絕望,各種負面情緒交織在一起,幾乎將我淹沒。我甚至害怕肚裡的女兒會不會也像哥哥一樣,甚至動過墮胎的念頭,但為時已晚。 就在我快要放棄的時候,朋友介紹了庭恩兒童中心。第一次帶偉強到中心評估,治療師馮姑娘告訴我,偉強智力雖然偏低,但還算正常。聽完評估,我忐忑不安的心才稍稍安定下來。我還記得十一年前參加庭恩迎新會時,聽創辦人黃太分享她的經歷,當庭恩出生時知道他患唐氏綜合症,當時她的一句「點解偏偏係我?」深深觸動了我。雖然已記不清分享會的全部內容,但我永遠記得當時懷著女兒的我,也同樣擔心孩子會有智力問題。聽完黃太的分享,我感覺自己不再孤單,原來這條路上也有人和我們一樣,曾經面對同樣的困境。也是在那時,我開始學著接受現實,不再那麼害怕了。 留下丈夫獨自照顧患有自閉症的兒子和嗷嗷待哺的女兒 命運總是弄人,女兒出生後,我因逾期居留被拘留,留下丈夫獨自照顧兩個年幼的孩子。那段日子,丈夫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既要照顧患有自閉症的兒子,又要呵護嗷嗷待哺的女兒,還要面對我被拘留的打擊,身心俱疲。庭恩中心適時的出現,猶如黑暗中的一道曙光,照亮了我們前行的道路。 中心不僅為偉強安排了言語治療,還為我丈夫提供了臨床心理學家的支持,幫助他穩定情緒,學習如何好好地照顧孩子。中心還為我們提供物資援助和租金支援,解決燃眉之急。最令我感動的是,黃太得知我被拘留後,擔心女兒缺乏母乳餵養,特意安排送來了兩箱奶粉。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人間的溫暖,這個世界並非如此冷漠無情。黃太的善舉,如同冬日裡的暖陽,溫暖了我們一家人的心。 在獄中時,丈夫前來探望,並帶來令我欣喜若狂的消息:偉強終於開始發聲了!那一刻,我更加堅信,我的孩子並不是傻的!四個多月後,我結束了拘留,回到家中。令我驚喜的是,三歲半的偉強竟然開口說話了!他竟然會在我回家時,用BB聲音說:「吃飯啦!」那一刻,我激動得熱淚盈眶,心中充滿了希望。原來,我的兒子並不是「啞巴」,他只是需要更多的時間和幫助。 偉強開始說話,但自閉症帶來的挑戰依然困擾著我們 雖然偉強開始說話,但自閉症帶來的挑戰依然困擾著我們。他性格固執,例如堅持要走特定的路線,不能妥協,否則就會在街上大哭大鬧,讓我們十分尷尬。他也抗拒黏稠的食物,例如粥、芝麻糊等。為了讓偉強能像普通孩子一樣,我堅持讓他嘗試這些食物。然而,這常常弄得一團糟,偉強又哭又叫,又嘔吐。丈夫不贊成我這樣強迫孩子吃他不喜歡的食物,因此引發了我們之間的矛盾,甚至一度想到離婚。 獨自一人在分歧中堅持並不容易,中心的臨床心理學家黃姑娘教會我如何與自閉症孩子相處,如何用正確的方法引導他。黃姑娘告訴我,要堅持正確的教養方式,要有耐心,不能因為孩子哭鬧就輕易妥協。丈夫也逐漸接受和尊重黃姑娘的專業指導,所以每當我們在教養問題上產生分歧時,我只要提醒他這是黃姑娘的建議,他便會願意妥協。黃姑娘的指導,就像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偉強不負眾望,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鋼琴七級考試 音樂,成為了幫助偉強改善固執行為的良藥。在社工陳姑娘的安排下,我們獲得了一台免費的鋼琴。偉強每天都花三、四個小時練琴,音樂成為了他情緒的出口。每當他不開心或者家裡發生爭吵時,他就會彈琴舒緩情緒,整理思緒,之後再講道理甚至會主動向我道歉。看到偉強因為音樂而產生的積極變化,我更加堅定地支持他學琴。雖然家裡的經濟條件不好,我們甚至連去吃麥當勞都捨不得,每次交鋼琴學費都讓我感到壓力巨大,但我為了偉強,願意付出一切。黃太也十分支持偉強學琴,她建議偉強直接挑戰鋼琴七級考試,還慷慨地幫助我們支付了考試費用。結果,偉強不負眾望,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鋼琴七級考試。除了鋼琴,偉強還在中心學習小提琴,並參加了中心的合唱團。音樂讓偉強找到了自信,也讓他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舞台。 其實那段時間,我自身的狀況也很糟糕。我患有抑鬱症,需要每日依靠飲七至八罐大量可樂才能緩解情緒。我甚至曾經抱著女兒在天台想要跳樓,幸好碰着黃太的司機送奶粉來,及時把我勸回來,之後社工陳姑娘耐心地開導,讓我明白藥物治療的必要性,並鼓勵我勇敢面對自己的病情。在中心的幫助下,我開始接受精神科林醫生的治療,情緒也逐漸穩定下來。 在庭恩兒童中心,我學會如何與自閉症孩子相處,也學會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問題。中心的每一位工作人員都像家人一樣,給予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和幫助。我非常感謝黃生、黃太對我們一家的幫助。他們不僅在物質上給予我們支持,更在精神上給予我們極大鼓勵。黃生還親自教導偉強學習英式英語,這對偉強後來考上心儀的中學有很大幫助。 如今,熱愛音樂的偉強就讀於Band 1中學,越來越優秀 如今,偉強已經十三歲了,就讀於Band 1中學,他熱愛音樂,鋼琴,看著偉強一天天長大,變得越來越優秀,我感到無比欣慰和自豪。一路走來,充滿了艱辛和挑戰,但因為有庭恩中心的陪伴,我們才能克服重重困難,迎來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此,我要衷心感謝庭恩兒童中心,感謝黃生黃太,感謝所有幫助過我們的人。你們的大愛和付出,改變了我們的命運。如果沒有你們,也肯定已沒有我,我們這個家已散了!最後,我想對所有正在經歷困境的「同路人」說:請不要放棄,堅持下去,你們的孩子一定會越來越好!

  • 愛與希望的燈塔,引領我們一家重生之路

    受訪者:張嘉霖(10歲)媽媽 接受言語治療年份:2018-2019 我是張嘉霖的媽媽,家中有兩個孩子,嘉霖和她的姐姐。記得姐姐K3時被發現智能中下,有自閉症、言語遲緩、專注力不足和讀寫障礙,當時,我受到很大打擊,誰知再隔幾年,妹妹嘉霖到了3歲仍只說BB話,雖然幼稚園老師有建議我帶嘉霖做評估,但我真的無法接受妹妹都有障礙,所以一直逃避,想避開人群,不和人接觸,不想聽太多聲音,不想接受兩姊妹都有特殊需要。當時的情緒真的很抑鬱,作為一個新移民媽媽,孤身在香港,沒有親人朋友支持,我的心情真的是跌到了谷底。
 在幼稚園老師不斷的鼓勵下,我才帶嘉霖接觸了「庭恩」。還記得社工陳姑娘第一次來家訪時,當時是嚴冬,非常寒冷,我們全家住在一個只有80平方尺的劏房裡,生活環境非常惡劣,家中根本沒有足夠的保暖衣物,只有一張被,爸爸讓我和兩個女兒窩在僅有的被窩中取暖,而他自己冷得只好把家中所有的夏天短袖衫,一層又一層的穿在身上,但仍然冷得全身發抖。陳姑娘了解我們的困境,表示可以幫我們申請減免治療堂的費用,讓我立即感到如釋重負,終於找到為嘉霖治療的方案。不單這樣,當天晚上,陳姑娘還再次到訪,親自為我們送來了棉被、羽絨和暖爐。這份溫暖,不僅僅是來自於棉被和暖爐,更來自於陳姑娘和中心的關愛,讓我們在困境中,依然能感受到人間的溫情。 每一次嘉霖能夠說出一個新單詞,我的心都充滿了喜悅和希望 家訪後,中心盡快為嘉霖安排治療課,言語治療師陳姑娘為嘉霖進行言語訓練,例如使用簡短的句子,慢慢說話,不要一下子說太多。每一次嘉霖能夠說出一個新單詞,我的心都充滿了喜悅和希望。我每日都會抽出時間與嘉霖進行訓練。儘管生活空間狹小,小朋友常常分心,難以集中注意力,但我從未放棄。治療師建議我縮短每次訓練的時間,每次只練習5-8分鐘,然後讓小朋友活動一下。由於我家只有80呎,沒有足夠的活動空間,我便帶小朋友到門外的走廊走走,活動一下,再回家專心訓練。嘉霖的進步非常明顯,連姐姐也受到了影響。嘉霖的開朗性格逐漸帶動姐姐走出封閉的世界,家裡的談話也變多了。 疫情以來,我第一次在丈夫臉上看到笑容 生活的無常,一個又一個的挑戰讓我們一家再次面臨困境。疫情期間,家庭的經濟情況變得更加困難。丈夫失業,收入銳減,我們甚至連飯錢和房租都無法支付,連續兩個月欠租,每天擔驚受怕,害怕被房東趕出門,讓女兒流浪街頭。那段時間,我們只能靠借錢度日,家中的情緒壓力達到了頂點,看不到未來,不知道該怎麼繼續走下去。丈夫意志消沉,情緒大變,常在家中發脾氣、亂摔東西,兩個女兒都被嚇得縮作一團。為了省錢,連女兒洗澡時用多一點水,丈夫也會對她破口大罵,全家每天都在不停地吵鬧,情緒大爆發。我也患上了抑鬱症,每天感覺生活毫無希望,甚至萌生一走了之、結束生命的念頭。正當我們快要撐不下去的時候,收到了社工陳姑娘的電話。陳姑娘不但主動關心我,告知中心在這艱難時期可以替我們繳交三個月的租金,還為我們安排了不少食物和支援物資,讓我心中的大石終於放下。除此之外,黃生黃太和陳姑娘還通過視像與我和丈夫傾談,表示中心會陪伴我們一家渡過困境,並鼓勵我們約見精神科醫生,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日子會慢慢好起來的。那一天,是疫情以來,我第一次在丈夫臉上看到笑容,感恩有中心,讓我們在最困難的時刻重新燃起了希望。 陳姑娘更邀請我參加中心舉辦的啟發課程和無障礙敬拜活動,這兩項活動對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啟發課程中,我從聖經中獲得了很多人生智慧。以前遇到問題時,我總是自己一個背負所有,將所有事情攬上身,壓力巨大,幾乎壓到想尋死,完全不懂得放手。但認識耶穌後,我可以與其他家長一起唱詩敬拜,將憂慮交給上帝。我知道所有人在耶穌眼中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是好寶貴的,包括我兩個發展遲緩的女兒,還有患了抑鬱症的丈夫和我。耶穌很愛我們,會陪我走生命的路,給我們足夠恩典,一起跨過!此外,參加無障礙敬拜活動讓我的心靈得到了安寧和力量。在這些活動中,我學會了如何依靠耶穌,這給了我極大的精神支柱,讓我知道自己不是孤單一人,耶穌會陪我一起面對困難,減輕了我的壓力,思想變得清晰,能夠看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 以前的我,看不到女兒們的優點,對她們失望和絕望。但現在開始注意到她們的進步,並學會欣賞她們。現在的我,懂得欣賞她們的細心和愛心,以前住在唐樓時,需要爬樓梯,當我拿著重物時,她們會走得很快,但總是回頭看,發現我跟不上時會跑回來幫我拿重物,一起走上去。她們記得我喜歡吃什麼,知道我想買什麼,都會為我著想,甚至會一起節省家庭開支。 知道有耶穌帶領兩個特別的女兒,我感到非常放心 我學會了如何在困難中找尋希望,如何在壓力中保持微笑。現在,坐車時也會欣賞窗外的風景,感受天父創造的美麗和智慧。面對兩個特別的女兒,我知道有耶穌帶領她們的未來,感到非常放心。她們已經懂得照顧自己,甚至會關心家庭的需要,愛在我們家中流動。我堅信失敗並不可怕,只要學習就會成長。 回首過去,那些低沉的日子似乎已經成為了遙遠的記憶。多謝黃生、黃太,你們真的好叻,拯救了我的家和家人,幫我們渡過了人生最黑暗的時間!黃生黃太的大愛是非一般人可以做到的!庭恩兒童中心不僅改變了嘉霖的生活,更改變了我的心態。懂得欣賞生活中每一處風景。每當看到嘉霖和姐姐在一起開心玩耍,心中就充滿了感恩和幸福。 在庭恩兒童中心的活動中,有兩個特別令我難忘的情境。一次是中心安排的飲茶活動,讓我們這些平時很少外出吃飯的家庭,學會了餐桌禮儀,並且有機會與其他家長交流和分享,互相支持和鼓勵。另一個情境是在節日期間,中心為我們提供了月餅和盆菜,特別窩心、讓我們在特別節日時,感受到了溫暖和關愛。這些活動不僅豐富了我們的生活,也讓我們感受到了人間的美好。 對於其他同樣面臨挑戰的家長們,我想說的是,不要害怕尋求幫助。庭恩兒童中心是一個充滿愛和關懷的地方,他們會給予你和孩子最大的支持和幫助。庭恩兒童中心的成立和運作,無疑是為有需要的兒童和家庭提供了極大的幫助和支援。他們的工作不僅僅是提供言語治療,更是給予我們這些家庭無限的希望和力量。感謝庭恩兒童中心,願神賜你們更多資源,把滿滿的愛心和力量,幫助更多有需要的家庭。

  • 用心灌溉,孩子終會綻放

    受訪者:李楚雲(6歲)媽媽 接受言語治療年份:2021 – 2024 作為一位母親,我從未預料到我的女兒楚雲會面臨語言障礙的挑戰。2018年,楚雲出生後,隨著疫情的來臨,我們的日常生活變得非常封閉。為了避免感染,我們從未帶她外出。也許是這樣的環境,導致楚雲的發展相對緩慢。當她一歲時,除了會說「爸」和「媽」,她無法表達更多,而且學習能力也顯得不高。與哥哥相比,兩者之間的差異顯而易見。哥哥從小就不需要我們操心,未到三歲便能用三種語言溝通,且乖巧懂事。然而,楚雲經常哭泣,情緒波動大,容易發脾氣。當時,我們甚至埋怨她是「大喊包」,特別麻煩,特別「難湊」。有一次,丈夫更試過衝口而出:「你哥哥咁叻,點解你咁蠢,蠢到隻豬咁樣架!」。這些話令楚雲對爸爸產生了抗拒,外出時寧願讓陌生人抱,也不願意讓爸爸抱。我們當時對如何與楚雲溝通感到非常困惑,直到一位街坊介紹了庭恩兒童中心。 教導走進女兒的世界,去明白她 我們在楚雲2歲10個月時開始到庭恩兒童中心,言語治療師陳姑娘的專業和耐心,讓楚雲的言語表達逐漸改善,情緒也變得穩定。最重要是庭恩讓家長參與每節的治療課,當中不但教楚雲,也教導我應該如何做一個媽媽,怎樣慢慢走入女兒的世界,去明白她。陳姑娘除了鼓勵我多與楚雲溝通,也教曉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訓練,增加女兒對周圍事物的興趣和認識。經過半年左右的訓練,楚雲的進步讓我們驚訝,甚至連老師和其他家長都刮目相看。 每晚主動拉著我,將故事書的一字一句讀給我聽 在庭恩,我們不僅得到了言語治療的幫助,還有楚雲最喜歡上的讀寫障礙訓練班。對於導師何Sir的悉心教導,我們充滿了無限的感激。課堂不是沉悶地讀字,而是從楚雲的興趣出發。何Sir會與她下棋,看有趣的故事書,讓女兒每星期都充滿期待地迎接課堂。經過何Sir的教導後,楚雲從不喜歡認字,到現在每晚主動拉著我,將故事書的一字一句讀給我聽。如此巨大轉變,如果不是親身經歷,我也難以置信!此外,楚雲也非常喜歡參加合唱團,這引發了她對唱歌的熱愛!以前她拿著iPad只是無聊地看影片,而現在她拿著iPad則是學唱歌和練習。即使像《紅日》歌詞如此繁複的歌曲,她也可以琅琅上口!這段學習和成長的旅程,讓我們看到了楚雲的潛力,也感受到了她內心的快樂。 庭恩的聚會活動非常多元化,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難忘的體驗!最讓我們難以忘懷的是摩天輪之旅,中心安排我們一家人首次乘坐中環的摩天輪,欣賞香港的美景。之後,我們還去了黃生和黃太朋友的全海景辦公室參加大食會,社工陳姑娘和一群義工哥哥姐姐們與大家一起玩遊戲,那一天我們真的非常開心! 參加步行籌款活動時,我們也深刻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那天遇見了許多同行的父母和小朋友,彷彿是一個大家庭的聚會,一起玩攤位遊戲和手工活動。中心還安排了豐富的食物,真的非常貼心!我至今還記得楚雲拿著那支大大的棉花糖時滿臉歡欣的表情。由於經濟困難,我們連在便利店買一包糖果都捨不得,孩子們的生日也無法準備蛋糕和禮物。那天,楚雲臉上的笑容展現出無比的滿足和快樂。 感恩中心給我旅費回鄉探望年邁母親 說到大家庭的愛,在這裡我不得不提到庭恩在我們最艱難的時刻所提供的支持。在疫情期間,庭恩的經濟援助大大減輕了我們的負擔。他們每星期都源源不絕地送來口罩、檢測棒、食物如4磅重的豬肉和雞翼、米和油,及超市現金券,紓緩了我們的經濟困境。那段時間,我們家中有一位親人離世,我媽媽在內地大受打擊,每日痛哭。我得知後,心如刀割,但因經濟拮据未能回鄉探望。就在那時,中心送來了慈惠金,讓我得到旅費可以回鄉探望年邁的母親,陪伴她面對親人離世的悲痛。那份恩情,真的沒齒難忘!你們的工作是無價的,你們的付出讓我們感受到愛與希望。 照顧楚雲的過程讓我深刻體會到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不能用同一種方法去管教和培育。以我家庭為例,哥哥很優秀,我曾以為女兒也會像哥哥一樣,並因此說了很多傷害她的話。經過訓練,我終於明白,每個孩子都應該被公平對待。要求妹妹像哥哥一樣,其實對她不公平。雖然妹妹的能力不如哥哥,但她的出現,推動我成為一個更有耐性、細心、樂意聆聽的母親,並著緊建立親子關係。無論有多少個孩子,每個孩子的到來都讓我們重新學習如何做媽媽 —— 一個願意為子女獨特成長和付出的媽媽。對於其他家長,我想說:不要放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花期,只要用心灌溉,他們終會綻放。 我深深感謝庭恩、感謝黃生、黃太、合唱團導師關姑娘、治療師陳姑娘和社工陳姑娘是他們讓楚雲和我們全家看到了希望,感受到了愛與關懷。庭恩的支持,不僅在物質上,更多是在心靈上的慰藉,讓我們始終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

  • 克服挑戰,浩章蛻變歷程

    黃浩章(13歲)、黃泳琪(4歲)媽媽 接受言語治療年份:2020-2023、2022-2024 我是中心學員黃浩章和黃泳琪的媽媽。這些年來,我們一家在庭恩兒童中心的支持下,經歷了許多挑戰和成長。這段旅程不僅改變了我和孩子們的生活,更讓我們深深感受到來自中心每一位工作人員的溫暖和關愛。 浩章在2020年經小學評估後,發現屬於有限智能,有口吃和發音問題,而且還有過度活躍症。那時他已經九歲,之前我們一家都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還經常因浩章口吃、不擅表達而引起的誤會責怪他,遷怒於他,令家中經常家嘈屋閉、永無寧日。當時我們從未接受過任何專業的幫助,而學校也沒有提供任何支援,回想那時真的很無助。還記得初次來到中心時,我們對未來充滿了不確定和擔憂。經過專業的評估和診斷,治療師和社工告訴我們浩章的情況與家庭管教方式有很大關係,這讓我和丈夫第一次思考是否自己都有責任、或者應該做些甚麼去幫助這孩子。 遇到衝突時根本沒有空間緩解,感到憂鬱和壓迫 我時常感到生活壓力巨大,除了浩章有發展和社交問題外,我們是新來港家庭,再加上婆媳關係緊張,我們一家四口和婆婆擠在一個不到200呎的二人公屋,沒有獨立的房間,遇到衝突時根本沒有空間緩解。所以,自己也被情緒困擾,常常感到憂鬱和壓迫。而浩章性格活潑,時常惹事,我們很容易把怒火發泄在他身上,導致他的自尊心受挫,口吃問題也可能因此加重。丈夫一個人承擔全家的經濟,忙於工作,和孩子們的溝通很少,所有的壓力幾乎都落在我一個人身上。我變得脾氣暴躁,儘管明知自己有時不對,卻總是忍不住發脾氣。有一次,因為大家太憤怒,丈夫甚至把浩章趕到走廊,不讓他回屋,導致全家都非常難受。
 感恩在這艱難的困境,我們遇到了庭恩兒童中心。在中心的幫助下,我們接受了多種服務,包括臨床心理學輔導、精神科醫生支援、夫妻關係輔導、共享房屋轉介、物資供應和租金支援等。這些服務不僅幫助我們應對孩子們的問題,也在家庭和個人層面上給予了一家人莫大的支持。在言語治療師黃姑娘的幫助下,讓浩章從前每句話都繞十個圈,到現在只繞兩三個圈。他開始能夠獨立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這對他的自信心和學校生活都有很大幫助。而口吃的情況亦因有自信而得到大大的改善。語言慢慢接近同齡小朋友的水平。 中心還為浩章提供了讀寫障礙訓練,由何Sir親自教授。每次上何Sir的課,浩章都特別期待,因為何Sir非常有耐性,總能與這個對天南地北、太空北斗充滿興趣的男孩找到共同話題,進入他的世界,陪他探索相關知識,並將這些知識與文字連繫起來。原本過度活躍的浩章,上課時變得自動自覺,非常合作,並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我漸漸發現原來這個調皮、愛頂嘴、不講道理的孩子,在合適的管教方式下,竟可以變得如此合作自覺。這不禁讓我反思,連外人都能對浩章如此有耐性和包容,為何我和爸爸卻對自己的兒子如此苛責?是否我們也應該改變? 參加中心無障礙敬拜.重新找回內心的平靜和力量 中心的臨床心理學家黃姑娘一步步幫助我了解壓力和不開心的根源,讓我能更好地應對家庭和生活中的挑戰。記得每次快要發脾氣時,我都會錄音向社工陳姑娘傾訴,讓她幫助我舒緩情緒,並讓我看清自己的脾氣問題。家人常把怒氣遷怒於浩章,對他造成了傷害,這讓我決心改善自己的情緒,戒掉壞脾氣。我還參加了中心的無障礙敬拜活動,在活動當中接觸到更多善良的人,我也重新找回了內心的平靜和力量。在疫情期間,中心的善長還幫助我們支付了兩個月的租金,提供了食物和口罩等物資。這些援助讓我們在困難時期得到了實際的幫助。我從未見過像黃生、黃太這麼好的人,他們和中心的姑娘們真的給了我們很多溫暖和支持。 浩章不再那麼孤單,慢慢地學會了與他人相處,結交朋友 不但如此,中心對我們的照顧非常周到,中心委員Novem也帶同他的兒子與浩章一同外出飲茶,分享生活的點滴和趣事,並交流大家有興趣的活動。這讓浩章有機會與其他同齡小朋友接觸,增強了他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我從來沒想過中心的委員竟會如此看重我們這些小人物,特意抽時間與我們建立關係,讓我感到非常被重視。這些活動讓浩章不再那麼孤單,慢慢地學會了與他人相處,結交朋友。 我真的非常感激黃生、黃太,你們是我生命中遇過最有愛心的人。我以前從來不相信、亦想像不到,世間上竟然會有如此無私付出大愛的人,更沒想到會讓我們遇上了黃生、黃太,他們從來不求回報地為我們付出。中心上上下下的工作人員也一樣大愛。他們不僅幫助了我的孩子,也幫助了我們全家。 我想對其他家長說,照顧小朋友需要很大的耐性,很多媽媽一開始都沒有,但因為有了孩子,我們必須訓練自己。因為,每一位小朋友都是小天使,他們來到我們身邊,實際上是來訓練我們的。通過這些年的經歷,以前真的很神經質,現在我學會了放手,讓孩子們有更多成長的空間,我不是說自己現在已經很成功,我也仍在每天努力地學習,而我相信這種願意更新改變的態度會成為孩子一生受用的好榜樣。 從前我們在中心得到了幫助,現在我也可以成為中心義工幫助他人,這是帶有轉化的循環,幫助我們建立一個更健康、更有愛的社會。我希望我的心聲能傳遞給有需要的人,讓他們也能感受到這份溫暖和支持。再次感謝Benji’s Centre庭恩兒童中心,我們會繼續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

  • 以愛灌溉,讓孩子擁抱未來


    受訪者:容俊傑(5歲)媽媽 接受言語治療年份:2023 – 2024 2017年,上天賜予我一個可愛的小天使,我的大兒子來到了這個世界。他聰明伶俐,活潑可愛,他的到來如同一道燦爛的陽光,瞬間照亮了我們的生活,為我們帶來了無限的歡樂和幸福。兩年後,我們再次迎來了生命的奇蹟,小兒子俊傑的誕生讓我們欣喜若狂,我和丈夫滿懷著期待,憧憬著與兩個寶貝共度每一個珍貴的瞬間。
 然而,命運卻跟我們開了一個沉重的玩笑。俊傑三歲時,被診斷患上了自閉症。這個消息如同晴天霹靂,將我們所有的希望和快樂擊得粉碎。起初,俊傑表現出典型的自閉症症狀:他的眼神總是躲躲閃閃,無法與人對視,也無法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即使肚子餓了,手臂痛了,他也只能默默忍受,無法向我們傾訴。他的固執和情緒波動也讓我們措手不及,每當他不開心的時候,就會用頭撞牆,甚至會撞向陌生人。這些行為不僅讓我們身心俱疲,更讓我們承受了來自周圍的異樣眼光和冷嘲熱諷。我和丈夫常常感到迷茫和無助,看著別人家的小孩健康快樂地成長,我的內心充滿了羡慕、心痛,甚至開始自責和自卑。多少次,我在深夜裡默默流淚,質問上天:「為什麼我的孩子會這樣?為什麼是我?我能不能把他塞回肚子裡,重新來過?」 看著兩個孩子都深陷困境,我的心如刀割 那段日子,我被焦慮和無助的情緒包圍著,我嘗試了各種方法去幫助俊傑,希望能讓他有所好轉。哪怕只是在我呼喚他名字的時候,他能回應我一聲,我也會感到無比欣慰。然而,事與願違,我們用盡了各種方法,卻收效甚微,俊傑依然沒有太大的改變,而我也感到身心俱疲,精疲力盡。更讓我心碎的是,大兒子希希也因為我們把精力都放在了弟弟身上而受到了冷落。他開始變得沉默寡言,不愛表達,也不愛和別人交流,甚至出現了語言遲緩的狀況。看著兩個孩子都深陷困境,我的心如刀割,仿佛整個世界都坍塌了。 面對旁人異樣的眼光和孩子們的困境,我幾近崩潰。但每當看到兩個孩子純真的眼神,我心中就會燃起一股強大的力量,我告訴自己:不能就這樣放棄!我是他們的媽媽,我必須堅強起來,成為他們的依靠,為他們撐起一片愛的天空!我和丈夫開始積極地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我們四處奔波,參加各種培訓課程,學習如何與自閉症孩子相處,如何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社會。 在尤德夫人兒童體能智力測驗中心的引薦下,我們懷著希望來到「庭恩兒童中心」,彷彿抓住了救命稻草。中心溫暖的氛圍、熱情的員工和燦爛的笑容,一掃我們一路的疲憊和傷痛,給予我們渴望已久的慰藉和力量。 中心為俊傑和希希進行了詳細評估,量身定制了語言治療、職業治療、家長輔導和親子活動等服務。儘管孩子們最初感到抗拒,但在治療師和社工的悉心引導和關愛下,他們逐漸適應環境,並開始願意與人互動。例如,在語言治療初期,俊傑和希希總是哭鬧不止,焦慮不安,治療師黃姑娘從未放棄,而是用耐心和愛心包容他們,並運用模仿訓練、互動遊戲、情緒練習等專業方法,耐心地引導他們。此外,中心的職業治療服務幫助孩子們刺激視覺感知等能力發展;他們還教會我許多實用的家居訓練技巧,我也積極配合中心的訓練計劃,努力學習如何更好地照顧孩子。中心還有一個很棒的玩具圖書館,我經常借閱玩具回家,幫助孩子們進行居家訓練。雖然過程充滿挑戰,但我相信,只要堅持不懈,美好的未來終將到來! 為我們搭建了一個充滿愛與支持的港灣 經過日復日的訓練,我看到了孩子們的進步:兒子學會了和爸爸揮手告別,哥哥會拉著弟弟的小手,弟弟會張嘴向我示意他長牙了。曙光和希望重新出現,我知道未來的路我們不再孤單。在「庭恩」,我們一家人的生命都經歷了溫暖的蛻變。中心不僅為孩子們提供了專業的治療服務,更為我們父母搭建了一個充滿愛與支持的港灣。 猶記得去年參加夫妻燭光晚宴,在溫馨的氛圍中,我和丈夫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父母。我們互相傾聽、彼此鼓勵,分享著教養孩子的心路歷程。合唱《憑著愛》的畫面至今仍深深烙印在我的腦海中,那份感動與力量無以言喻。在那裡,我們也結識了和藹可親的黃生、黃太,他們創辦「庭恩」的初衷以及對孩子們無私的愛深深地觸動了我們。在那難得的時刻,我終於可以放下擔憂,盡情享受美食,那一刻,我深刻感受到孩子和我們都在成長。 經過一年的治療,孩子們有了顯著的進步,而我也學會了如何更好地管理情緒。曾經的灰心喪氣被樂觀和積極所取代,我不再抱怨,而是感謝孩子們讓我成為一個更堅強的母親,學會了接納、肯定和用愛擁抱一切。 感謝你們提供的豐富資源和專業服務,如同冬日暖陽,溫暖著每一個孩子和家庭。中心導師們的專業、愛心、包容和耐心,不僅深深影響著孩子們的成長,也改變了我們每一位家長,讓我們感受到被愛包圍的溫暖。我會盡我所能,將「庭恩」的精神傳遞出去,幫助更多有需要的家庭。希望更多像我們一樣的家庭都能找到專業的幫助,重拾生活的勇氣和動力,是「愛」,引領我們走向未來!

  • 堅定信念, 改寫孩子一生

    受訪者:林雅穎(11歲)媽媽 接受言語治療年份:2015 – 2016 我家裡熱熱鬧鬧,有三個孩子,哥哥最大,接著是雅穎,最小的是妹妹。三個孩子各有各的性格,哥哥頑皮,妹妹活潑,唯獨雅穎,從小就文靜乖巧。記得雅穎剛出生時,特別容易照顧,不哭也不鬧,總是安安靜靜的。我忙著家務的時候,她會自己一個人在一旁玩耍,從不吵鬧,也不會來打擾我。那時候,我心裡還暗自慶幸,覺得自己真是幸運,有這麼一個乖巧懂事的女兒。直到雅穎一歲半時,我帶她去健康院打預防針。那天,護士跟我說,雅穎的發展好像比其他孩子慢一些,建議我帶她到智能評估中心做進一步的檢查。當時,我還不太擔心,覺得可能是雅穎性格比較文靜,發育慢一點也屬正常。 被診斷患有自閉症、整體發展遲緩和動作協調障礙 然而,經過臨床心理學家的評估後,我得到了晴天霹靂般的消息:雅穎被診斷患有自閉症、整體發展遲緩和動作協調障礙,醫生建議讓她入讀特殊幼兒學校。那一刻,我感覺整個世界都崩塌了,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掉。我無法相信,我的女兒怎麼會這樣?她的未來該怎麼辦?當時的我,根本無法接受這個殘酷的現實,甚至在心裡暗暗埋怨那位心理學家,覺得是他小題大做,故意誇大病情。直到我手中握著那份冰冷的評估報告,我才不得不面對這個事實。看著報告,我的心如刀割,不知道該如何面對女兒的未來。 儘管雅穎的診斷讓我深受打擊,但我並沒有被困難擊倒。我深信,只要不放棄,積極尋求幫助,雅穎一定能夠進步。於是,我開始帶著雅穎四處奔走,尋求不同的治療和訓練。在雅穎兩歲多時,我們找到了「庭恩兒童中心」。中心的專業團隊和溫馨環境,為雅穎的成長帶來了希望。然而,帶著雅穎去中心接受訓練並非易事。當時,我們住在唐樓九樓的劏房裡,每次出門,我都要一手推著嬰兒車,一手抱著還不到一歲的小女兒,還要照顧著兩歲半的雅穎,來回九層樓梯,實在是舉步維艱。 那段日子,我常常感到自卑和無助。每次出門,不僅要帶上大包小包,狼狽不堪,還要忍受旁人的側目和非議。在公共交通車上,因為空間狹小,難免會與他人發生碰撞,因此也遭受了不少白眼和責備。由於經濟拮据,我每次都要提前準備好自製的飯盒,帶著雅穎完成訓練後,在公園裡簡單解決午餐,只為省下吃快餐的費用。坐在公園的長椅上,看著來來往往的行人,我常常感到心酸不已,那種滋味,只有自己才能體會。 治療初期,面對漫長的康復之路,我也曾感到疲憊和氣餒,甚至想過要放棄。就在我快要堅持不下去的時候,是中心的社工陳姑娘給了我莫大的鼓勵和支持。她不僅經常開導我,幫助我建立信心,還親自來到我家,陪我一起帶著孩子們去中心上課。後來,她更聯繫了義工團隊,幫助我解決了上下九層樓梯的難題,讓我能夠穩定地帶雅穎到中心接受治療。 治療師的專業讓我看到了希望 在治療師和社工們的幫助下,雅穎開始一點一點地進步。起初,她完全不會說話,我甚至擔心她是聾啞人士,但在言語治療師蘇姑娘專業、耐心和溫柔的指導下,雅穎在三歲時終於學會了「鸚鵡式」說話。那一刻,我的内心充满了喜悦和感動,這小小的進步,對我來說卻是莫大的鼓舞,讓我看到了希望,也更加堅定了我的信念:只要我們不放棄,雅穎一定能夠克服困難,創造屬於她的美好未來。 照顧孩子,本應是夫妻共同的責任,我也渴望得到丈夫的理解、配合和支持。然而,我和丈夫之間,卻有著難以彌合的鴻溝。每個星期,我帶著雅穎四處奔波,接受各種治療和訓練,回到家後,還要堅持為她做康復訓練,竭盡所能地幫助她進步。然而,我的丈夫卻對此漠不關心,毫不緊張。無論是下班後,還是休假在家,他總是坐在電腦前,沉浸在自己的小說世界裡,一看就是十幾個小時,甚至通宵達旦。除了對雅穎的治療漠不關心,丈夫還有一些讓我難以忍受的固執習慣,我多次勸說,他卻依然故我,絲毫不願做出改變。每當孩子們情緒波動,需要安撫時,他也只會笨拙地重複著「心肝寶貝」之類的話語,卻没有任何實際行動。我感覺他就像個長不大的孩子,越來越難以相處。 日積月累的矛盾,讓我們的爭吵變得越來越頻繁,我甚至多次心灰意冷地提出離婚。冷靜下來後,我開始意識到,也許丈夫也和雅穎一樣,有著一些自閉症的特徵。這也能解釋,為什麼他不喜歡外出,為什麼會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不顧場合地大聲說話,做出一些令人尷尬的社交舉動。 丈夫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在與丈夫相處的過程中,我經歷了困惑、爭吵,甚至想要放棄的時刻。全靠中心的臨床心理學家曾太和社工陳姑娘的多次開解和輔導下,我開始學習用新的方式與丈夫溝通,並試著去理解他。我意識到,過去我常常用暗示的方式,希望丈夫能夠主動分擔家務,卻忽略了他並不擅長領會我的暗示。於是,我開始嘗試直接地向他提出請求,並且用清晰、具體的語言告訴他需要做些什麼。讓我欣慰的是,丈夫對於我的直接表達並沒有表現出反感,反而更加樂意配合。 此外,我也接受輔導的建議開始寫日記,記錄下丈夫對我的好。我驚喜地發現,原來在日常生活中,他也默默地為我做了許多事情。他知道我生氣時,會去街市買花送給我;結婚紀念日時,也會精心準備禮物。雖然他不善言辭,性格內向,但他把所有的愛都傾注在行動上。他非常重視家庭,每個月都會把人工全部交給我,用於家庭開支和孩子們的教育。 我開始漸漸明白,丈夫只是不善於表達,但他對我和孩子們的愛,一點也不比我少。我開始試著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他,去發現他的優點。漸漸地,我們的夫妻關係變得越來越和睦,爭吵也越來越少。 「庭恩兒童中心」經常會舉辦各種各樣的家庭活動,鼓勵家長和孩子們一起參與。最初,丈夫總是拒絕參加,覺得那是浪費時間。但後來,他親眼見證了雅穎在中心治療師和老師們的幫助下,取得了顯著的進步,這讓他感到非常驚訝,也開始意識到及早訓練的重要性。於是,他也開始願意和我們一起參加中心的活動,邁出了重要的一步。現在,他會主動在假日帶我們外出,讓孩子們有更多機會接觸社會。雖然丈夫在某些方面可能表現出一些自閉症的傾向,但我相信,只要我們彼此理解,互相包容,用愛去溝通,就一定能夠克服生活中的種種挑戰。 雅穎讀書成績優異,更入圍了「黃大仙傑出學生選舉」 即使育兒之路並非坦途,但我從未動搖過心中的信念,始終相信,每一次的努力,都會為雅穎的成長注入新的力量,讓她一步步走向更美好的未來。雅穎的進步,也印證了我的堅持。她的成績,令所有人刮目相看:小四中文科勇奪全級第一,小五學年成績位列全級第三,更令人欣喜的是,她還入圍了「黃大仙傑出學生選舉」候選名單!這份榮譽,不僅屬於雅穎,也屬於所有關心她、支持她的人。 我至今仍清晰記得,當初社工陳姑娘鼓勵我的話語:「唔好覺得小朋友唔得,要相信自己的小朋友總有獨特的能力!」這句話,一直激勵著我,也讓我更加堅定了對雅穎的信心。雅穎的成長,離不開中心的治療師和學校老師的悉心教導,也離不開「合唱團」的培養。每次看到雅穎自信滿滿地站在舞台上,用清澈的歌聲演繹動人的旋律,她仿佛天生屬於舞台,閃耀著令我欣羨的光芒。那些我未曾嘗試、甚至不敢想像的事情,雅穎都一一做到了!看著她不斷成長、突破自我,我心中湧起的是滿滿的欣慰和驕傲。 不要將孩子與其他小朋友比較 我想在這裏好好答謝黃生黃太,感恩有你們創辦中心,言語治療師給小朋友非常專業的訓練!臨床心理學家曾太改變了我對事物的看法、治療師和社工們給予了我們極大的支持和鼓勵。這些專業的幫助和溫暖的關懷讓我在面對困難時能夠更加堅定。我從中心的講座和諮詢中學到了如何更有效地管教和支持孩子,也學會了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在你們的帶領下,中心所有職員都十分親切,還記得中心姨姨絹姐,也會主動關心小朋友和家長的需要。感恩遇到你們,帶給大家好多溫暖。 我希望通過自己的經歷分享給其他家長,不要放棄對孩子的信心。也不要將孩子與其他小朋友比較,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成長的步伐,我常常就著雅穎一分一分的進步,給予她稱讚和肯定,這種態度讓雅穎獲得了更大的成就感。我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有無限的潛力,我的信念來自我對孩子無條件的愛和信任。只要家長能夠給予足夠的愛、耐心和支持,不論是困難的生活環境,還是家庭內部的分歧,一定可以創造奇蹟。這份堅持和信念,正是我想要傳遞給大家的最大訊息。

  • 2024.10.05 庭恩兒童中心二十周年「讓我閃耀」音樂會

    2024.10.05 庭恩兒童中心二十周年「讓我閃耀」音樂會

    2024年10月5日,為慶祝20周年,庭恩兒童中心假尖沙咀聖安德烈堂舉行了20週年「We were born to shine讓我閃耀」音樂會。 當晚星光熠熠,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莫華倫博士也蒞臨支持,擔任榮譽表演嘉賓。他以震攝的歌聲傳播愛,希望社會大眾關注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孩童。不僅如此,他更與庭恩合唱團共同演唱「獅子山下」,希望借此鼓勵小朋友們堅持歌唱、克服言語障礙。 除了莫博士的演唱,庭恩兒童合唱團也帶來了多首歌曲「讓我閃耀」、「Shining Light」、「Because we believe」……同時,中心資助學習舞蹈、鋼琴、小提琴的學員也獻上精彩表演。他們在音樂會發放光芒,閃耀整個會場! 本次活動吸引到社會各界的關注,更受到「星島日報」的專訪。我們衷心感謝多年來持續支持我們的每一位,讓我們共同期待下一個20年!

  • 世界知名男高音莫華倫為庭恩兒童中心籌款義唱,以震撼的歌聲傳播愛

    世界知名男高音莫華倫為庭恩兒童中心籌款義唱,以震撼的歌聲傳播愛

    庭恩兒童中心二十週年「讓我閃耀」音樂會邀請到世界知名男高音莫華倫參演,以震撼的歌聲傳播愛,希望社會大眾關注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孩童。

  • 2024.06.15 動物義工探訪

    2024.06.15 動物義工探訪

    6月15日,為了豐富中心的小朋友的詞彙和見識,中心邀請到寵物義工來訪庭恩兒童中心。 他們帶來了大草龜及蜥蜴給中心的小朋友們認識及近距離接觸。義工們生動地介紹了兩種動物的習性並分享了照顧動物們的日常生活。小朋友們對這兩種動物展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他們近距離的觀察並在義工的幫助下撫摸、餵食了它們。隨後,小朋友們逐一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在玩樂中同時鍛鍊了表達的能力。小朋友們非常開心可以獲得這次奇特的體驗,許多人表示希望動物義工們可以再次到訪。 這次經歷對中心的小朋友來說又奇特又新穎,他們得以親近大自然並對動物們了解更深入,給他們留下了有紀念意義的一天。

  • 2024.05.18 休閒茶聚鬆一鬆

    2024.05.18 休閒茶聚鬆一鬆

    5月18日,庭恩兒童中心舉辦了「休閒茶聚鬆一鬆」活動。中心創辦人黃生黃太深知照顧有特殊教育需要的不易,他們認為,家長要有健康的身心靈,才可以有力量照顧孩子。因此中心定期舉辦此類互動,以幫助中心家庭的家長們休閒放鬆。 活動當日,為了讓家長可以放心,中心也承擔起照顧小朋友的重任。家長們將小孩帶到中心交給義工托管後便乘坐安排好的巴士前往創辦人黃生黃太經營的社企餐廳La Parole。中心早已準備好精緻的下午茶供家長享用,除此之外,還有義工與大家分享照顧小朋友的經驗並鼓勵家長們帶小朋友堅持治療,付出愛與耐心。隨後還有衣著打扮班、抽獎環節。 與此同時,在中心,小朋友們也度過了充實的一天。在義工和治療師的幫助下,他們一起唱歌、玩遊戲還練習了講話。不僅如此,中心還提供了小食和電影、遊戲機、玩具給小朋友們玩耍。 體驗了這麼多活動後,許多家長表達了對黃生黃太的感謝,他們很珍惜如此放鬆又可以專注在自己不用擔心照顧小孩的機會。他們之中不少人都感覺自己更自信更有信心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