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benjiscentre
-
庭恩照亮我們一家
受訪者:區梓彬(11歳)媽媽 接受言語治療年份:2017-2018 能夠與大家分享梓彬的成長路,我感到非常榮幸。回想這一路走來,充滿了挑戰和淚水,但因為有「庭恩」的陪伴和支持,我們才能夠勇敢地走下去,並看見了希望的光芒。 2013年梓彬出生,為我們這個家庭帶來了無比的喜悅。我一直沒有察覺梓彬有甚麼異樣,直至幼稚園面試時,梓彬完全不肯出聲,區內的幼稚園也不願給予學位,我便開始擔心。後來好不容易入到幼稚園,直到他升K1時,卻因為梓彬無法用言語與老師和同學溝通,學校建議他重讀並且認為梓彬需要接受評估。那一刻,我才真正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心也隨之沉到了谷底。 經過專業評估後,梓彬被診斷為「語言遲緩」。看著診斷書上冰冷的字眼,我深感無助和迷茫。為了幫助梓彬,我四處打聽治療方法,但高昂的費用讓我們望而卻步。不僅如此,那段日子,我還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一方面,要照顧突發中風、半身癱瘓、無法自理的奶奶;另一方面,丈夫因不停流鼻血而發現患有家族性高血壓和高血糖,需要服用高劑量的藥物,讓我非常擔憂。接連不斷的衝擊,就像一個又一個的炸彈在我生活中引爆!那段日子,我亦患上了情緒病,被重重壓力壓得不想出門,也不願尋求幫助,每一天都像一具沒有靈魂的軀殼,在絕望中苦苦掙扎。 失眠已久,終可睡上六、七個小時 就在我快要放棄的時候,竟然收到庭恩的通知,告知可以為梓彬安排學位,更讓我感動的是,社工陳姑娘親自來家訪。面對陳姑娘真誠的關懷和耐心的聆聽,我第一次將內心積壓已久的情緒毫無保留地釋放出來。我的淚水不停湧出,那一刻,我意識到自己一直在強迫自己扛下一個家的重擔,卻從未關心過自己是否能夠支撐,而只是默默忍受。直至我看到陳姑娘為我流淚,我才感受到原來我也需要被愛、被關心,我也可以尋求幫助。感激陳姑娘用愛滋潤了我枯竭的心。在她用溫暖的手握住我手的那一刻,我願意將家庭的困境講出來,尋求幫助。那次家訪後,我感到久違的放鬆,失眠已久的我,終於可以睡上六、七個小時。我非常感激能與陳姑娘相遇。 我永遠都不會忘記第一次帶梓彬上課的情景。踏進中心大門的那一刻,我感到無比溫暖。關姑娘親切的接待和歡迎,治療師古姑娘在課堂上對梓彬耐心的引導,主動關心我們的情況,將我們的需要記在心上。甚至在課堂結束後,接待處的吳Sir也會為梓彬打氣、問候。那份滿滿的愛和重視,是我在其他機構和學校中從未感受過的。在這裡,我的心慢慢得到了醫治,讓我重見希望。我非常感激中心所有職員的付出,尤其是已經因病離世的古姑娘。每次見到她,她都會帶著親切的笑容,加上專業的教導和充滿新意的課堂,令梓彬進步得很快。面對古姑娘的離世,我和梓彬都萬般不捨,只好製作心意咭來表達我們的愛意。在此,我想深情地說聲:「古姑娘,感謝你對梓彬和我付出的愛和關懷,我們會永遠銘記於心。」 在梓彬接受治療期間,我們一家經歷了許多波折,但每當最煩憂的時候,都得到了恩典。第一波折是疫情期間,丈夫失業,經濟陷入困境,只能依靠信用卡勉強維持生計。幸好,陳姑娘一直與我們保持聯繫,不僅定期致電關心,中心還提供了口罩、食物券等物資,幫助我們渡過難關。在最艱難的時候,黃太甚至讓從事飲食業的丈夫到中心社企的餐廳工作,使我們一家在疫情期間仍有收入應付生活開支。接着,哥哥要升讀大學,我們正在為未能繳交$5000留位費而徹夜難眠時,關姑娘又為我們申請了中心的慈惠金,解了燃眉之急。此後,中心更聘請哥哥為來中心小朋友補習,讓哥哥可以賺取零用錢,減輕家庭負擔,同時回饋其他小朋友。庭恩的愛心和支持,就像一盞明燈,在我們徬徨無助時解困,照亮了我們人生中最黑暗的時刻。 梓彬改變為陽光自信的小學生,主動幫助有需要的同學 庭恩為我們一家解決了家庭經濟問題,使梓彬的治療和成長更加順利!中心的合唱團亦讓梓彬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舞台,激發了他對音樂和舞蹈的熱愛,以一個新的方式來表達自己、放鬆減壓。如今,梓彬已經成為一名陽光自信的小學生。升上小學後,老師說他開始主動與人交往,甚至願意主動幫助其他有需要的同學,溫柔耐心地鼓勵其他不善表達的同學打開心扉,成為別人生命中的小天使。看著他熱情洋溢地幫助別人的樣子,我感到無比自豪和欣慰。 梓彬的改變,讓我深刻體會到「以生命影響生命」的意義。而這一切,都要感謝黃生、黃太一直付出的大愛。你們細心的關懷、溫暖的陪伴、親切的代禱,常將我們這些「小人物」放在心上,待我們如親人般去愛錫,讓我的身心靈經歷了神蹟般、意想不到的醫治和重生!你們的大愛不僅幫助梓彬克服了語言障礙,也讓我重新找回自信和力量。 這二十年來,感謝黃生、黃太的默默耕耘,為無數像梓彬一樣的語言障礙兒童及其家庭帶來希望和改變。我在這裡祈禱,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裡,庭恩兒童中心會繼續將愛送到更多有需要的孩子和家庭,讓他們在愛的環境中健康快樂地成長。最後,我想對庭恩的所有工作人員說一聲:「謝謝你們!感謝你們的愛心和付出,你們的努力和奉獻,讓世界變得更加溫暖和美好!謝謝黃太:我愛你!」
-
庭恩,改變楚研成長的命運
受訪者:鍾楚研(12歲) 媽媽 接受言語治療年份:2021 – 2022 回首過去那些年,我和女兒楚研與庭恩中心結緣, 內心充滿感恩。看著楚研在庭恩的幫助下,從一個沉默寡言沒有自信的小女孩,蛻變成如今自信開朗、心地善良的少女,見證到她心靈的成長,我的內心充滿感激。藉著庭恩二十周年紀念冊,我想分享我們一家與庭恩的故事,以及這段充滿愛與希望的成長旅程。 楚研是個文靜的孩子,從小就不太擅長表達自己。早在幼稚園K1的時候,我們就發現她的語言發展比其他孩子慢了一些,於是開始帶著她進行漫長的言語治療。然而傳統的訓練模式效果有限,楚研的進展非常緩慢,到了K3的時候,她甚至連一個英文字母都記不住。升上小學二年級後,因疫情而轉了網上模式,這讓她的社交和語言能力雪上加霜。她變得更加沉默寡言,不願意與人學習,成績一落千丈。學校的教育心理學家評估楚研的情況為有限智能。對此我感到十分困惑,一直覺得楚研只是性格比較內向,並非智能上有問題。雖然我堅信楚研沒有智能上的障礙,但我仍然積極地為她尋找幫助。我帶她參加了附近的讀寫班,也加入了一些家長互助小組,希望可以找到幫助楚研的方法。 當時的我,面對著巨大的壓力。丈夫患有嚴重的強直性脊椎炎,生活無法自理,需要我全天候的照顧。照顧家庭的重擔、楚研的狀況,加上婆媳關係不睦,令我喘不過氣,更一度患上了抑鬱症。那段日子,我感到無比迷茫和無助,不知道該如何幫助楚研,也不知道這個家未來會怎樣。後來,我從其他家長口中得知了庭恩中心,也許那裡可以給予楚研更適合的幫助。抱着最後一絲希望,我帶著楚研來到庭恩,並在這裡遇見了改變我們命運的有心人。 治療非常專業,注重孩子的個別差異,課程生動有趣 庭恩的言語治療非常專業,開啟了希望之門。還記得第一次帶楚研來到庭恩中心時,我就感受到這裡與其他地方不同。中心的訓練非常全面,而且頻率比學校的訓練高得多。這裹會注重孩子的個別差異,課程生動有趣。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起初楚研只能在一句說話中接收一個指令,言語治療師Serena陳姑娘一步一步地教導楚研如何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句子的運用,豐富句子的結構。在陳姑娘耐心的教導下,她逐漸學會了如何組織語言,後來寫作能力也得到顯著提升,作文甚至能拿到合格分數。看到女兒的進步,我感到無比 慰。 除了言語治療,中心還為楚研安排了讀寫障礙訓練治療。何Sir很有耐心,由於楚研對英文感到抗拒,他便嘗試運用數學,引導她投入學習。漸漸楚研的成績有所提升,更重要的是,她開始享受學習的過程,發揮所長。訓練的重點在於培養她對學習的興趣,並增強她的自信心,不一定強迫她學習有障礙的科目。 女兒不會再被貼上「有限智能」的標籤 在中心一段時間的訓練,楚研的進步令我們感到欣喜。我堅持要求學校重新對女兒進行評估,結果證明她的智力屬於正常,只需要繼續進行言語治療。這對於我和楚研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鼓舞,最重要的是,女兒不會再被貼上「有限智能」的標籤,這對她未來的發展尤為重要。庭恩不僅關注小朋友的學業,更注重他們的社交和全面發展,多元活動,令小朋友綻放自信。在庭恩的轉介下,楚研參加了免費的跳舞班。起初她很害怕亦不願意參加,在我的鼓勵下,她勇敢地踏出了第一步。記得她第一次在九龍灣會展表演小丸子舞蹈時,我看到她臉上綻放出前所未有的自信。從此她變得更加開朗,更加享受表演的過程。 孩子們的快樂天堂.家長最堅強的後盾 庭恩兒童中心不僅是孩子們的快樂天堂,也是我們家長最堅強的後盾,為每個家庭注入溫暖和希望。中心提供多方面的支援服務,從臨床心理輔導到家庭支援,幫助我們舒緩壓力,學習管理情緒,建立更和諧的家庭關係。 更令人感動的是,庭恩中心也給予我們許多實質的幫助,尤其在經濟方面。疫情期間,學校停課,孩子們的一日三餐都成了問題,庭恩及時伸出援手,提供食物援助,讓我們渡過難關。從豬肉、雞翼等日常食品,到過年時的冬菇、糖果等節日禮品,庭恩中心總是讓我們感受到家的溫暖。我永遠不會忘記,楚研的第一部iPhone就是中心送的,他們還考慮到我丈夫的身體狀況,送來健康鞋禮券。這些貼心的舉動,讓我們感受到被關愛和重視。除了物質上的支持,庭恩中心也關注我們這些家長的心理健康。我最深刻是休閒茶聚,讓我們這些平日忙於照顧家庭的媽媽們,有機會打扮得漂漂亮亮,品嚐美味的下午茶,享受難得的放鬆時光。 庭恩中心的出現,改變了我們一家人的命運。女兒楚研變得自信開朗,成績進步,更重要是,她找到自己對跳舞的興趣和方向。而我也從最初的迷茫無助,變得積極樂觀,更有信心面對未來的挑戰。我要感謝黃生,黃太,治療師們和庭恩中心的所有工作人員,是你們的專業和愛心,讓楚研和其他像她一樣的孩子們,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最後,我想對所有正在經歷類似困境的家長說,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都有自己的閃光點。請不要放棄,積極地為孩子尋求幫助,相信你們一定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之路。庭恩,永遠是我們最堅強的後盾!
-
愛的積蓄 —— 輝揚美麗的蛻變
受訪者:鄧輝揚 (14歲)媽媽 接受言語治療年份:2013 – 2016 2013年,輝揚,我那還不到三歲的寶貝,懵懵懂懂地踏入了庭恩中心。十年,恍如昨日,卻又漫長得像過了一生。十年,是苦澀中帶著甜蜜的滋味,是跌跌撞撞卻始終堅定的步伐。 還記得輝揚一歲半時,帶他去母嬰健康院打針,護士似乎察覺到他的異樣,建議我去做評估。那時的我,還未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天真地以為孩子長大就會好。 這一拖,就拖到了他兩歲九個月。孩子行為上的問題日益明顯,我才如夢初醒,帶著他去做評估。診斷書冰冷的字眼,如同重拳般擊中了我,讓我難以呼吸。自閉症,言語遲緩,智商中下,嚴重固執…… 是我的延誤,才導致這樣的結果嗎?內疚、自責、恐懼,像無數根針,狠狠地扎在我的心上。評估中心建議我帶孩子去治療,可高昂的費用,對於當時僅依靠綜援過活的我們來說,無異於天文數字。800元一次治療,我們如何負擔得起? 朋友的一句介紹,成了我彷徨無助時唯一的希望。兩個月的焦急等待後,庭恩兒童中心的電話如同天籟,我們終於等到了治療的機會。初次踏入課室,輝揚就被陌生的環境嚇哭了,整整40分鐘的課,他哭了30分鐘,背對著治療師,拒絕任何互動。治療師馮姑娘拿出蘋果、香蕉等模型,他只是茫然地推開,眼神空洞,沒有絲毫認知的光亮。 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我灰暗的心房 第二堂課,馮姑娘用一種奇特的、模仿洗衣機滾動的聲音吸引輝揚的注意。我那時並不懂那是什麼治療方法,只記得輝揚似乎有了一點點反應,願意伸手觸碰那些玩具了。然而,幾堂課下來,我並沒有看到明顯的進步,迷茫和懷疑再次湧上心頭:這樣真的有用嗎?不用吃藥,只是玩玩具,真的能治好我的孩子嗎?就在我快要放棄的時候,一位慈祥的媽媽,黃太,看出了我的沮喪,她走到我身邊,關切地說:「媽媽,我知道你面臨很大的疑惑和苦惱,但給點耐心吧,教導孩子就如同存錢罐,你每天存一點、每天存一點,當你存滿了整罐,你就會看到果效了。」黃太的話,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我灰暗的心房,我似乎明白了。是啊,我選擇了「庭恩」,就要相信他們,相信專業的力量,更要相信我的孩子! 我積極配合治療,開始參加中心的心理輔導小組,學習調整心態,釋放壓力,也掌握了更多陪伴輝揚的方法。我試著接納他,包容他,更在書海中重新認識“自閉症”。漸漸地,庭恩中心不再是輝揚抗拒的地方。他不再躲在角落,也不再需要麥當勞的誘惑,而是會開心地拉著我的手,一遍遍地說:「我哋去中心啦!我哋去中心啦!」雖然每堂課的進步都微乎其微,但我不再迷茫、不再絕望。我聽從治療師的建議,陪著輝揚完成每一個訓練,每一個動作。我也從一個嚴厲、焦躁的母親,變得溫柔和有耐心。除了言語治療,我們還積極參加中心的各種活動。合唱團的表演,鍛煉了他的膽量和自信;口風琴班的學習,改善了他的口部肌肉,就連原本流口水的毛病也消失了。 最讓我欣喜的是社交小組活動。住在劏房的我們,社交圈子狹窄,而中心的活動,為輝揚打開了一扇通往外面世界的大門。他學會了社交禮儀,學會了用自己的方式溝通和表達。雖然一開始,他還不能用語言表達需求,但他會用動作和眼神去示意,而不是像從前那樣,直接搶奪。他開始與人眼神接觸,與人互動,變得有禮貌、守規矩。更讓我驚喜的是,輝揚的語言能力突飛猛進,六歲的他,表達能力已經追趕上同齡的孩子,就連曾經嚴重的固執問題,也得到了明顯改善。三年的治療、訓練和參與中心活動,輝揚的改變讓我欣喜若狂。感謝庭恩兒童中心,是你們,讓我的孩子重獲新生! 輝揚在「庭恩」的幫助下,一天天長大,各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進步。雖然他已經不再需要回中心接受治療,但中心依然把我們視如己出,持續關心和愛護著我們,讓我們感受到家的溫暖。特別是在疫情期間,中心給予了我們莫大的支持。各種生活物資、現金券、租金津貼,這些恩情的幫助,撫平了我心中的焦慮和不安,讓我明白到自己從不是孤軍奮戰,「庭恩」永遠是我們最堅強的後盾! 他不僅品學兼優,更擁有一顆善良、感恩的心 現在輝揚已經14歲了,就讀於沙田Band 1 中學,他不僅品學兼優,更難得的是擁有一顆善良、感恩的心。我為他感到自豪及開始對他有一些期望,甚至希望他能成為一個「成功人士」。然而,他的一句話,卻讓我感動不已。他說:「媽媽,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服務社會,不就可以了嗎?」那一刻,我心中充滿了感恩。我的孩子,不僅僅是學會了與我交流,更懂得引導我,教導我。這一路走來,除了我自己的陪伴和付出,更離不開中心的幫助和治療師的專業指導。是他們,為輝揚規劃了清晰的人生道路,引導他一步步跳得更高、走得更遠;是他們,擴展了輝揚的視野,端正了他的思想,讓他成長為一個如此優秀的人! 如今,我終於明白當初黃太的那句話了。孩子就像「存錢罐」,我們每天存入一點愛、一點時間、一點接納、一點包容……終有一天,這份愛的積蓄會滿溢而出,化作孩子成長和進步的奇蹟!相信正在這條路上努力的你,也一定會在不久的將來,收穫這份獨屬於你的美麗蛻變!
-
愛與陪伴,照亮孩子成長的路
受訪者:楊浩文(7歲)媽媽 接受言語治療年份:2019 – 2022 家好,我是浩文的媽媽。浩文今年七歲了,回望過去幾年,我深深感受到,孩子成長的路途上有歡笑,也有淚水,但因為有庭恩兒童中心的陪伴和支持,我們才能夠勇敢地克服困難,迎接陽光。 當浩文一歲半時,我們帶他到健康院打針。護士告訴我們,他連說十個單字都不會,發展遲緩,需要等待至少兩年才能獲得政府提供的言語治療服務。醫生還診斷他屬自閉症譜系,大肌小肌及社交能力均比同齡孩子弱。作為新手媽媽,我既擔心又自責,心情十分複雜。 當時,我們一家三口的經濟狀況非常困難,只能住在約100平方尺的狹小劏房裡。我焦慮地尋求全面評估的資訊,但得知大約需要港幣$8000的費用,這對我們來說是難以承擔的高額開支。面對這種困境,我感到十分無助,不知道該如何幫助孩子。唯一能做的便是多帶他外出見識一些事物,希望能有所改善。然而,浩文經常發脾氣、哭鬧,讓我感到束手無策。有一次,浩文早上起床後便在床上哭鬧了一個多小時,我只能無助地抱著他,陪著他一起哭。那段時間,我幾乎將自己封閉起來,感到非常自卑。不僅家庭環境差需要住劏房,孩子也有特殊需要,這種困境讓我不願與外界接觸,甚至連中學同學的電話也不敢接聽。這使得好友擔心得哭著聯繫我的家人,試圖了解我的情況。 很快為浩文安排了治療,大大減輕了我們的經濟負擔 在一個偶然的情況下,一間教會主動上我家按門鐘,邀請我帶浩文一起到公園散步。透過這次的機會,我第一次從其他家長口中認識「庭恩兒童中心」,從此,改寫孩子一生!大約輪候了半年,我們終於收到庭恩職員的回覆有學位,社工關姑娘親自到家中探訪,了解我們的家庭狀況,並很快為浩文安排了治療。更重要的是,中心減免了大部份的收費,當時每堂只收$50,大大減輕了我們的經濟負擔。 我們第一次忐忑地帶著浩文來到中心,溫馨的環境和親切的治療師讓我感到安心。浩文在庭恩的第一堂課,是學習說「蘋果」,當時他還不能連續説出不同音的字,治療師文姑娘用各種有趣的遊戲和活動,一字一句地教導浩文。除了專業的治療課堂,治療師亦教會我很多在家中幫助浩文的方法。我開始注重親子互動,每當浩文在家發脾氣,不肯做訓練,我便會帶他外出接觸有趣新事物,趁他心情好,便教他幾句,讓他跟着講,將治療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例如在玩遊戲或講故事時,鼓勵他多說話、多表達。言語治療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浩文慢慢地進步。經過3年的訓練,他已經可以清楚流利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學校的言語治療師也說他的語言能力已經追趕上同齡孩子的水平。 參加中心的無障礙敬拜活動,是我最大的心靈支柱 在庭恩,我參加了中心的無障礙敬拜活動,在那裡,我遇到了許多同樣育有特殊學習需要子女的家長。我們互相分享,產生了深深的共鳴,庭恩逐漸成為我安心分享、彼此扶持的溫暖大家庭。即使在疫情期間,敬拜聚會也沒有停止,我們繼續透過ZOOM每月關心問候,隔著屏幕互相支持,成為我當時最大的心靈支柱。當時,丈夫從事的飲食業受到疫情嚴重衝擊,經常停薪留職,一家經濟再度陷入困境。黃太得知我們的狀況後,主動伸出援手,安排丈夫到中心社企的法國餐廳兼職,幫助我們一家渡過了難關。 我還記得,自從得知孩子有特殊學習需要的那一刻起,我的心機就全部放在他身上。家裡扣除生活開支後剩餘的錢,我都會優先購買孩子的用品和訓練用具。在不知不覺中,我完全忽略了自己也有需要被照顧,甚至覺得花錢為自己買一件衣服都是奢侈、不值得的。然而,自從參加了中心舉辦的「休閒茶聚鬆一鬆」活動後,我的想法開始改變。中心安排義工照顧孩子,讓家長們可以無後顧之憂地到法國餐廳品嚐英式下午茶,還邀請了星級形象顧問指導我們如何打扮和搭配服裝。那天,我穿上漂亮的衣服,享受著美味的茶點,那一刻,我不再僅僅是一個照顧孩子的媽媽,也找回了自我,感覺自己同樣值得被愛。重新開始照顧自己後,我的心情也得到了放鬆,面對孩子時,我的愛心和耐心也重新被注滿。 丈夫受到中心的感染和啟發 還有一次,中心組織了遊船河活動,浩文第一次坐船出海,興奮極了,他還有機會體驗駕駛遊艇,更在黃太的鼓勵下,勇敢地嘗試了游泳。這些活動不僅讓浩文擴闊眼界,也讓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丈夫見到浩文參與活動後有進步,亦激發了他要多帶兒子外出的決心。現在即使工作多累,他亦盡量在放假時帶我們一起外出,當中是受了中心的感染和啟發! 浩文在今年小一的期末考試中獲得了全級第一名 更令我感到欣慰的是,浩文在今年小一的期末考試中獲得了全級第一名!這個消息讓我們全家都感到無比激動和自豪。誰能想到,浩文初升小一時,每次串字都總是哭著說:「我唔得架!我永遠都唔得架喇!」經過中心的激勵,我學懂溫柔地回應:「1次唔得,10次;10次唔得,50次都會成功的!放心,媽媽會永遠陪住你!」原來這份不放棄、不責怪、溫柔、具體的陪伴,會成為小朋友成長無比的動力!回想當初,浩文是一個發展遲緩的孩子,如今卻取得如此優異的成績,我感到無比欣慰。 親愛的家長,我深深明白並體驗過,最初得知小朋友有特殊障礙時,心裡的擔心、淚水和情緒發洩是無可避免的。但請記住,哭過之後,要相信自己和小朋友。只要努力,一定會有進步的。千萬不要孤立自己,要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忙,將自己的需要說出來,並照顧好自己的情緒,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小朋友走得更遠。人生的黑暗過後,必定會迎來晴天。我始終堅信,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發展步伐,只要不放棄,用愛和耐心陪伴他們成長,孩子們一定會創造奇跡。我也想藉此機會鼓勵正在經歷同樣困境的家長們,不要害怕,積極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並勇敢地向外界求助。庭恩兒童中心就是我們最堅強的後盾,讓我們一起攜手同行,共同創造美好的明天!
-
愛的禮讚 —— 給庭恩的感謝信
受訪者:黃家希(12歲)媽媽 接受言語治療年份:2017 – 2018, 2018 – 2019 這不僅僅是一個分享,更是我發自內心的一封感謝信,寫給庭恩兒童中心,寫給所有幫助過我和家希的人。你們的愛和專業,讓我們一家走出困境,迎向陽光。 八年前,家希就讀K2時,老師反映他說話可能有些問題。當時我認為孩子還小,說話晚一點也正常。然而,老師建議我們帶他去健康院做個評估。結果出來了,證實家希患有言語遲緩。我頓時感到不知所措。聽說其他機構的輪候時間都要一年多,我非常焦急。幸好經朋友介紹,我們認識了庭恩。雖然當時中心也有幾百位小朋友在輪候,但幸運的是,家希一個月後便開始接受治療了。 那段日子確實不容易。看著活潑的兒子因為發音問題而變得膽怯,不敢結交朋友,甚至經常發脾氣,我感到十分心疼。當時我剛來香港兩年,廣東話說得不太好,生活壓力很大,我的脾氣也變得暴躁。 第一次帶家希到庭恩,治療師的專業和耐心讓我印象深刻。他們用各種有趣的遊戲和圖卡,一點一點地幫助家希糾正發音,讓我看到了希望。我還記得第一次上課時,言語治療師文姑娘用一支看似普通的棒子,就能幫助家希發出正確的音,由「多多」讀到「哥哥」!真的好似一支魔法棒,實在神奇!更令我感動的是,中心允許家長陪同上課,還借治療工具給我們回家練習,教導我們如何在生活中幫助孩子改善發音。短短兩個月,家希的發音有了明顯進步,心情變得開朗,脾氣也溫和了很多,更願意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了。看著他的轉變,我感到非常欣慰,也意識到,只要用對方法,孩子是能夠改變的。 當時我們一家四口,連同姑姐一家三口、和老爺奶奶,九個人擠在一個150呎的劏房裡。環境擠迫,噪音不斷,先生又經常外出工作,我獨自面對著沉重的生活壓力,情緒經常瀕臨崩潰。幸好,黃太察覺到我的情況,安排我與中心的臨床心理學家曾太見面。在曾太面前,我可以毫無保留地傾訴,釋放壓抑的情緒。曾太不僅耐心聆聽,還不斷鼓勵我,教導我如何調整心態,學習愛自己,並建議我嘗試透過祈禱來舒緩壓力。 坦白說,以前的我脾氣很差,容易發火。特別常常為先生只顧工作夜歸而胡思亂想,我記得有一次,我與丈夫在半夜吵鬧得很厲害,丈夫更用力關門離家而去,令家希半夜驚醒哭泣,抱著我不停哭。事後我感到非常後悔和自責,令家希的成長蒙上陰影。現在回想起來,真的很感謝曾太的開導和幫助,讓我學會了如何控制情緒,用更平和的心態去面對生活中不能改變的困難,記得曾太曾說:「每個人都不能避開困難,但我們可以選擇用甚麼心態去面對!」雖然我沒有一個體貼的老公,但是我有好乖的兒子!我應該多照顧自己的情緒,才可以有能力去照顧我所愛的人。 愛與專業,讓我們一家走出困境 現在的我,變得比以前冷靜多了。參加中心的無障礙敬拜活動也讓我受益良多。在那裡,我認識了很多有相同經歷的家長,大家互相傾訴,互相支持,讓我感覺不再孤單。我也開始學習祈禱,隨時隨地將所有的煩惱和壓力都交託給天父。我發現自己的心境真的平靜了很多,與先生的關係也得到了改善。 黃太和支持中心的善長們都非常有愛心,他們不僅關心孩子,也關心我們這些家長。我非常感謝他們對我們一家的幫助,尤其是疫情期間,中心為我們提供了很多生活上的支援,包括食物、防疫物資,甚至租金援助。他們的愛心和付出,讓我非常感動。 小四時考獲全級第一,現在就讀Band 1中學,更被選入精英班 除了言語治療,家希從2018年開始參加中心的合唱團,並在多次音樂會中擔任小司儀。我發現,參加合唱團不僅提升他的自信心,還培養了他的領導才能和溝通能力。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家希在學業方面也取得了非常優異的成績,小四時考獲全級第一,初中更考上了Band 1英文中學的精英班。家希說,黃太的愛成為他很大的鼓勵,故現在每逢母親節,他都會主動寫一張母親節咭給黃太表達謝意,因為對他來說,黃太就像另一位母親一樣愛護著他、支持著他!真的很感激黃太! 天后鄭秀文親自給予鼓勵 在庭恩的這些年,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黃太送給我和先生兩張鄭秀文演唱會的門票。那是我們來香港後第一次看演唱會,心情非常興奮。記得Sammi在演唱會上說:「人總是要長大,要經歷一些風雨,才能成長。」這句話讓我深受觸動,也讓我更加堅定地相信,只要不放棄希望,勇敢面對挑戰,就一定能夠克服困難。及後,黃太更安排Sammi親自到中心鼓勵我和其他家長。 轉眼間,家希已經十歲了。在黃太不斷鼓勵和支持下,沒想過以前說話不清、沒有自信、不懂打扮的我,今日也可以重新投入職場。全賴黃太常常欣賞和發掘我的優點,肯定我,讓我重拾自信,勇敢追尋自己的夢想。現在的我,不再是那個整天愁眉苦臉、怨天尤人的家庭主婦了,而是充滿自信和正能量的職場女性。 我非常感謝庭恩兒童中心,感謝黃生黃太,是你們用愛和專業,幫助家希走出陰霾,重拾自信,也幫助我度過人生的低谷,成為更好的自己。我衷心希望庭恩能夠繼續將這份愛傳遞下去,幫助更多有需要的孩子和家庭。 最後,我想跟所有正在經歷育兒困境的家長們分享:不要放棄希望,也不要害怕求助。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只要用對方法,給予他們足夠的愛和耐心,他們一定能夠克服困難,健康快樂地成長!
-
與庭恩相遇相伴走過那些年
受訪者:周偉強(13歲)媽媽 接受言語治療年份:2014 – 2016 我從未想過,作為母親的人生會如此曲折。當偉強在兩歲六個月被確診為自閉症,我的世界瞬間崩塌。回想起與庭恩中心相遇、相識、相伴走過的那些年,心中充滿了感慨和感激。 2014年,偉強兩歲九個月大,正是準備要上幼稚園的年紀。然而,偉強患有自閉症,完全不會說話,只會哭鬧。那段時間,我挺著六個月大的肚子,帶著偉強跑遍了三十多間幼稚園,卻沒有一間願意接收他。我的情緒跌落谷底,害怕、無助、絕望,各種負面情緒交織在一起,幾乎將我淹沒。我甚至害怕肚裡的女兒會不會也像哥哥一樣,甚至動過墮胎的念頭,但為時已晚。 就在我快要放棄的時候,朋友介紹了庭恩兒童中心。第一次帶偉強到中心評估,治療師馮姑娘告訴我,偉強智力雖然偏低,但還算正常。聽完評估,我忐忑不安的心才稍稍安定下來。我還記得十一年前參加庭恩迎新會時,聽創辦人黃太分享她的經歷,當庭恩出生時知道他患唐氏綜合症,當時她的一句「點解偏偏係我?」深深觸動了我。雖然已記不清分享會的全部內容,但我永遠記得當時懷著女兒的我,也同樣擔心孩子會有智力問題。聽完黃太的分享,我感覺自己不再孤單,原來這條路上也有人和我們一樣,曾經面對同樣的困境。也是在那時,我開始學著接受現實,不再那麼害怕了。 留下丈夫獨自照顧患有自閉症的兒子和嗷嗷待哺的女兒 命運總是弄人,女兒出生後,我因逾期居留被拘留,留下丈夫獨自照顧兩個年幼的孩子。那段日子,丈夫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既要照顧患有自閉症的兒子,又要呵護嗷嗷待哺的女兒,還要面對我被拘留的打擊,身心俱疲。庭恩中心適時的出現,猶如黑暗中的一道曙光,照亮了我們前行的道路。 中心不僅為偉強安排了言語治療,還為我丈夫提供了臨床心理學家的支持,幫助他穩定情緒,學習如何好好地照顧孩子。中心還為我們提供物資援助和租金支援,解決燃眉之急。最令我感動的是,黃太得知我被拘留後,擔心女兒缺乏母乳餵養,特意安排送來了兩箱奶粉。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人間的溫暖,這個世界並非如此冷漠無情。黃太的善舉,如同冬日裡的暖陽,溫暖了我們一家人的心。 在獄中時,丈夫前來探望,並帶來令我欣喜若狂的消息:偉強終於開始發聲了!那一刻,我更加堅信,我的孩子並不是傻的!四個多月後,我結束了拘留,回到家中。令我驚喜的是,三歲半的偉強竟然開口說話了!他竟然會在我回家時,用BB聲音說:「吃飯啦!」那一刻,我激動得熱淚盈眶,心中充滿了希望。原來,我的兒子並不是「啞巴」,他只是需要更多的時間和幫助。 偉強開始說話,但自閉症帶來的挑戰依然困擾著我們 雖然偉強開始說話,但自閉症帶來的挑戰依然困擾著我們。他性格固執,例如堅持要走特定的路線,不能妥協,否則就會在街上大哭大鬧,讓我們十分尷尬。他也抗拒黏稠的食物,例如粥、芝麻糊等。為了讓偉強能像普通孩子一樣,我堅持讓他嘗試這些食物。然而,這常常弄得一團糟,偉強又哭又叫,又嘔吐。丈夫不贊成我這樣強迫孩子吃他不喜歡的食物,因此引發了我們之間的矛盾,甚至一度想到離婚。 獨自一人在分歧中堅持並不容易,中心的臨床心理學家黃姑娘教會我如何與自閉症孩子相處,如何用正確的方法引導他。黃姑娘告訴我,要堅持正確的教養方式,要有耐心,不能因為孩子哭鬧就輕易妥協。丈夫也逐漸接受和尊重黃姑娘的專業指導,所以每當我們在教養問題上產生分歧時,我只要提醒他這是黃姑娘的建議,他便會願意妥協。黃姑娘的指導,就像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偉強不負眾望,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鋼琴七級考試 音樂,成為了幫助偉強改善固執行為的良藥。在社工陳姑娘的安排下,我們獲得了一台免費的鋼琴。偉強每天都花三、四個小時練琴,音樂成為了他情緒的出口。每當他不開心或者家裡發生爭吵時,他就會彈琴舒緩情緒,整理思緒,之後再講道理甚至會主動向我道歉。看到偉強因為音樂而產生的積極變化,我更加堅定地支持他學琴。雖然家裡的經濟條件不好,我們甚至連去吃麥當勞都捨不得,每次交鋼琴學費都讓我感到壓力巨大,但我為了偉強,願意付出一切。黃太也十分支持偉強學琴,她建議偉強直接挑戰鋼琴七級考試,還慷慨地幫助我們支付了考試費用。結果,偉強不負眾望,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鋼琴七級考試。除了鋼琴,偉強還在中心學習小提琴,並參加了中心的合唱團。音樂讓偉強找到了自信,也讓他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舞台。 其實那段時間,我自身的狀況也很糟糕。我患有抑鬱症,需要每日依靠飲七至八罐大量可樂才能緩解情緒。我甚至曾經抱著女兒在天台想要跳樓,幸好碰着黃太的司機送奶粉來,及時把我勸回來,之後社工陳姑娘耐心地開導,讓我明白藥物治療的必要性,並鼓勵我勇敢面對自己的病情。在中心的幫助下,我開始接受精神科林醫生的治療,情緒也逐漸穩定下來。 在庭恩兒童中心,我學會如何與自閉症孩子相處,也學會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問題。中心的每一位工作人員都像家人一樣,給予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和幫助。我非常感謝黃生、黃太對我們一家的幫助。他們不僅在物質上給予我們支持,更在精神上給予我們極大鼓勵。黃生還親自教導偉強學習英式英語,這對偉強後來考上心儀的中學有很大幫助。 如今,熱愛音樂的偉強就讀於Band 1中學,越來越優秀 如今,偉強已經十三歲了,就讀於Band 1中學,他熱愛音樂,鋼琴,看著偉強一天天長大,變得越來越優秀,我感到無比欣慰和自豪。一路走來,充滿了艱辛和挑戰,但因為有庭恩中心的陪伴,我們才能克服重重困難,迎來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此,我要衷心感謝庭恩兒童中心,感謝黃生黃太,感謝所有幫助過我們的人。你們的大愛和付出,改變了我們的命運。如果沒有你們,也肯定已沒有我,我們這個家已散了!最後,我想對所有正在經歷困境的「同路人」說:請不要放棄,堅持下去,你們的孩子一定會越來越好!
-
愛與希望的燈塔,引領我們一家重生之路
受訪者:張嘉霖(10歲)媽媽 接受言語治療年份:2018-2019 我是張嘉霖的媽媽,家中有兩個孩子,嘉霖和她的姐姐。記得姐姐K3時被發現智能中下,有自閉症、言語遲緩、專注力不足和讀寫障礙,當時,我受到很大打擊,誰知再隔幾年,妹妹嘉霖到了3歲仍只說BB話,雖然幼稚園老師有建議我帶嘉霖做評估,但我真的無法接受妹妹都有障礙,所以一直逃避,想避開人群,不和人接觸,不想聽太多聲音,不想接受兩姊妹都有特殊需要。當時的情緒真的很抑鬱,作為一個新移民媽媽,孤身在香港,沒有親人朋友支持,我的心情真的是跌到了谷底。 在幼稚園老師不斷的鼓勵下,我才帶嘉霖接觸了「庭恩」。還記得社工陳姑娘第一次來家訪時,當時是嚴冬,非常寒冷,我們全家住在一個只有80平方尺的劏房裡,生活環境非常惡劣,家中根本沒有足夠的保暖衣物,只有一張被,爸爸讓我和兩個女兒窩在僅有的被窩中取暖,而他自己冷得只好把家中所有的夏天短袖衫,一層又一層的穿在身上,但仍然冷得全身發抖。陳姑娘了解我們的困境,表示可以幫我們申請減免治療堂的費用,讓我立即感到如釋重負,終於找到為嘉霖治療的方案。不單這樣,當天晚上,陳姑娘還再次到訪,親自為我們送來了棉被、羽絨和暖爐。這份溫暖,不僅僅是來自於棉被和暖爐,更來自於陳姑娘和中心的關愛,讓我們在困境中,依然能感受到人間的溫情。 每一次嘉霖能夠說出一個新單詞,我的心都充滿了喜悅和希望 家訪後,中心盡快為嘉霖安排治療課,言語治療師陳姑娘為嘉霖進行言語訓練,例如使用簡短的句子,慢慢說話,不要一下子說太多。每一次嘉霖能夠說出一個新單詞,我的心都充滿了喜悅和希望。我每日都會抽出時間與嘉霖進行訓練。儘管生活空間狹小,小朋友常常分心,難以集中注意力,但我從未放棄。治療師建議我縮短每次訓練的時間,每次只練習5-8分鐘,然後讓小朋友活動一下。由於我家只有80呎,沒有足夠的活動空間,我便帶小朋友到門外的走廊走走,活動一下,再回家專心訓練。嘉霖的進步非常明顯,連姐姐也受到了影響。嘉霖的開朗性格逐漸帶動姐姐走出封閉的世界,家裡的談話也變多了。 疫情以來,我第一次在丈夫臉上看到笑容 生活的無常,一個又一個的挑戰讓我們一家再次面臨困境。疫情期間,家庭的經濟情況變得更加困難。丈夫失業,收入銳減,我們甚至連飯錢和房租都無法支付,連續兩個月欠租,每天擔驚受怕,害怕被房東趕出門,讓女兒流浪街頭。那段時間,我們只能靠借錢度日,家中的情緒壓力達到了頂點,看不到未來,不知道該怎麼繼續走下去。丈夫意志消沉,情緒大變,常在家中發脾氣、亂摔東西,兩個女兒都被嚇得縮作一團。為了省錢,連女兒洗澡時用多一點水,丈夫也會對她破口大罵,全家每天都在不停地吵鬧,情緒大爆發。我也患上了抑鬱症,每天感覺生活毫無希望,甚至萌生一走了之、結束生命的念頭。正當我們快要撐不下去的時候,收到了社工陳姑娘的電話。陳姑娘不但主動關心我,告知中心在這艱難時期可以替我們繳交三個月的租金,還為我們安排了不少食物和支援物資,讓我心中的大石終於放下。除此之外,黃生黃太和陳姑娘還通過視像與我和丈夫傾談,表示中心會陪伴我們一家渡過困境,並鼓勵我們約見精神科醫生,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日子會慢慢好起來的。那一天,是疫情以來,我第一次在丈夫臉上看到笑容,感恩有中心,讓我們在最困難的時刻重新燃起了希望。 陳姑娘更邀請我參加中心舉辦的啟發課程和無障礙敬拜活動,這兩項活動對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啟發課程中,我從聖經中獲得了很多人生智慧。以前遇到問題時,我總是自己一個背負所有,將所有事情攬上身,壓力巨大,幾乎壓到想尋死,完全不懂得放手。但認識耶穌後,我可以與其他家長一起唱詩敬拜,將憂慮交給上帝。我知道所有人在耶穌眼中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是好寶貴的,包括我兩個發展遲緩的女兒,還有患了抑鬱症的丈夫和我。耶穌很愛我們,會陪我走生命的路,給我們足夠恩典,一起跨過!此外,參加無障礙敬拜活動讓我的心靈得到了安寧和力量。在這些活動中,我學會了如何依靠耶穌,這給了我極大的精神支柱,讓我知道自己不是孤單一人,耶穌會陪我一起面對困難,減輕了我的壓力,思想變得清晰,能夠看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 以前的我,看不到女兒們的優點,對她們失望和絕望。但現在開始注意到她們的進步,並學會欣賞她們。現在的我,懂得欣賞她們的細心和愛心,以前住在唐樓時,需要爬樓梯,當我拿著重物時,她們會走得很快,但總是回頭看,發現我跟不上時會跑回來幫我拿重物,一起走上去。她們記得我喜歡吃什麼,知道我想買什麼,都會為我著想,甚至會一起節省家庭開支。 知道有耶穌帶領兩個特別的女兒,我感到非常放心 我學會了如何在困難中找尋希望,如何在壓力中保持微笑。現在,坐車時也會欣賞窗外的風景,感受天父創造的美麗和智慧。面對兩個特別的女兒,我知道有耶穌帶領她們的未來,感到非常放心。她們已經懂得照顧自己,甚至會關心家庭的需要,愛在我們家中流動。我堅信失敗並不可怕,只要學習就會成長。 回首過去,那些低沉的日子似乎已經成為了遙遠的記憶。多謝黃生、黃太,你們真的好叻,拯救了我的家和家人,幫我們渡過了人生最黑暗的時間!黃生黃太的大愛是非一般人可以做到的!庭恩兒童中心不僅改變了嘉霖的生活,更改變了我的心態。懂得欣賞生活中每一處風景。每當看到嘉霖和姐姐在一起開心玩耍,心中就充滿了感恩和幸福。 在庭恩兒童中心的活動中,有兩個特別令我難忘的情境。一次是中心安排的飲茶活動,讓我們這些平時很少外出吃飯的家庭,學會了餐桌禮儀,並且有機會與其他家長交流和分享,互相支持和鼓勵。另一個情境是在節日期間,中心為我們提供了月餅和盆菜,特別窩心、讓我們在特別節日時,感受到了溫暖和關愛。這些活動不僅豐富了我們的生活,也讓我們感受到了人間的美好。 對於其他同樣面臨挑戰的家長們,我想說的是,不要害怕尋求幫助。庭恩兒童中心是一個充滿愛和關懷的地方,他們會給予你和孩子最大的支持和幫助。庭恩兒童中心的成立和運作,無疑是為有需要的兒童和家庭提供了極大的幫助和支援。他們的工作不僅僅是提供言語治療,更是給予我們這些家庭無限的希望和力量。感謝庭恩兒童中心,願神賜你們更多資源,把滿滿的愛心和力量,幫助更多有需要的家庭。
-
用心灌溉,孩子終會綻放
受訪者:李楚雲(6歲)媽媽 接受言語治療年份:2021 – 2024 作為一位母親,我從未預料到我的女兒楚雲會面臨語言障礙的挑戰。2018年,楚雲出生後,隨著疫情的來臨,我們的日常生活變得非常封閉。為了避免感染,我們從未帶她外出。也許是這樣的環境,導致楚雲的發展相對緩慢。當她一歲時,除了會說「爸」和「媽」,她無法表達更多,而且學習能力也顯得不高。與哥哥相比,兩者之間的差異顯而易見。哥哥從小就不需要我們操心,未到三歲便能用三種語言溝通,且乖巧懂事。然而,楚雲經常哭泣,情緒波動大,容易發脾氣。當時,我們甚至埋怨她是「大喊包」,特別麻煩,特別「難湊」。有一次,丈夫更試過衝口而出:「你哥哥咁叻,點解你咁蠢,蠢到隻豬咁樣架!」。這些話令楚雲對爸爸產生了抗拒,外出時寧願讓陌生人抱,也不願意讓爸爸抱。我們當時對如何與楚雲溝通感到非常困惑,直到一位街坊介紹了庭恩兒童中心。 教導走進女兒的世界,去明白她 我們在楚雲2歲10個月時開始到庭恩兒童中心,言語治療師陳姑娘的專業和耐心,讓楚雲的言語表達逐漸改善,情緒也變得穩定。最重要是庭恩讓家長參與每節的治療課,當中不但教楚雲,也教導我應該如何做一個媽媽,怎樣慢慢走入女兒的世界,去明白她。陳姑娘除了鼓勵我多與楚雲溝通,也教曉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訓練,增加女兒對周圍事物的興趣和認識。經過半年左右的訓練,楚雲的進步讓我們驚訝,甚至連老師和其他家長都刮目相看。 每晚主動拉著我,將故事書的一字一句讀給我聽 在庭恩,我們不僅得到了言語治療的幫助,還有楚雲最喜歡上的讀寫障礙訓練班。對於導師何Sir的悉心教導,我們充滿了無限的感激。課堂不是沉悶地讀字,而是從楚雲的興趣出發。何Sir會與她下棋,看有趣的故事書,讓女兒每星期都充滿期待地迎接課堂。經過何Sir的教導後,楚雲從不喜歡認字,到現在每晚主動拉著我,將故事書的一字一句讀給我聽。如此巨大轉變,如果不是親身經歷,我也難以置信!此外,楚雲也非常喜歡參加合唱團,這引發了她對唱歌的熱愛!以前她拿著iPad只是無聊地看影片,而現在她拿著iPad則是學唱歌和練習。即使像《紅日》歌詞如此繁複的歌曲,她也可以琅琅上口!這段學習和成長的旅程,讓我們看到了楚雲的潛力,也感受到了她內心的快樂。 庭恩的聚會活動非常多元化,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難忘的體驗!最讓我們難以忘懷的是摩天輪之旅,中心安排我們一家人首次乘坐中環的摩天輪,欣賞香港的美景。之後,我們還去了黃生和黃太朋友的全海景辦公室參加大食會,社工陳姑娘和一群義工哥哥姐姐們與大家一起玩遊戲,那一天我們真的非常開心! 參加步行籌款活動時,我們也深刻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那天遇見了許多同行的父母和小朋友,彷彿是一個大家庭的聚會,一起玩攤位遊戲和手工活動。中心還安排了豐富的食物,真的非常貼心!我至今還記得楚雲拿著那支大大的棉花糖時滿臉歡欣的表情。由於經濟困難,我們連在便利店買一包糖果都捨不得,孩子們的生日也無法準備蛋糕和禮物。那天,楚雲臉上的笑容展現出無比的滿足和快樂。 感恩中心給我旅費回鄉探望年邁母親 說到大家庭的愛,在這裡我不得不提到庭恩在我們最艱難的時刻所提供的支持。在疫情期間,庭恩的經濟援助大大減輕了我們的負擔。他們每星期都源源不絕地送來口罩、檢測棒、食物如4磅重的豬肉和雞翼、米和油,及超市現金券,紓緩了我們的經濟困境。那段時間,我們家中有一位親人離世,我媽媽在內地大受打擊,每日痛哭。我得知後,心如刀割,但因經濟拮据未能回鄉探望。就在那時,中心送來了慈惠金,讓我得到旅費可以回鄉探望年邁的母親,陪伴她面對親人離世的悲痛。那份恩情,真的沒齒難忘!你們的工作是無價的,你們的付出讓我們感受到愛與希望。 照顧楚雲的過程讓我深刻體會到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不能用同一種方法去管教和培育。以我家庭為例,哥哥很優秀,我曾以為女兒也會像哥哥一樣,並因此說了很多傷害她的話。經過訓練,我終於明白,每個孩子都應該被公平對待。要求妹妹像哥哥一樣,其實對她不公平。雖然妹妹的能力不如哥哥,但她的出現,推動我成為一個更有耐性、細心、樂意聆聽的母親,並著緊建立親子關係。無論有多少個孩子,每個孩子的到來都讓我們重新學習如何做媽媽 —— 一個願意為子女獨特成長和付出的媽媽。對於其他家長,我想說:不要放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花期,只要用心灌溉,他們終會綻放。 我深深感謝庭恩、感謝黃生、黃太、合唱團導師關姑娘、治療師陳姑娘和社工陳姑娘是他們讓楚雲和我們全家看到了希望,感受到了愛與關懷。庭恩的支持,不僅在物質上,更多是在心靈上的慰藉,讓我們始終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
-
克服挑戰,浩章蛻變歷程
黃浩章(13歲)、黃泳琪(4歲)媽媽 接受言語治療年份:2020-2023、2022-2024 我是中心學員黃浩章和黃泳琪的媽媽。這些年來,我們一家在庭恩兒童中心的支持下,經歷了許多挑戰和成長。這段旅程不僅改變了我和孩子們的生活,更讓我們深深感受到來自中心每一位工作人員的溫暖和關愛。 浩章在2020年經小學評估後,發現屬於有限智能,有口吃和發音問題,而且還有過度活躍症。那時他已經九歲,之前我們一家都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還經常因浩章口吃、不擅表達而引起的誤會責怪他,遷怒於他,令家中經常家嘈屋閉、永無寧日。當時我們從未接受過任何專業的幫助,而學校也沒有提供任何支援,回想那時真的很無助。還記得初次來到中心時,我們對未來充滿了不確定和擔憂。經過專業的評估和診斷,治療師和社工告訴我們浩章的情況與家庭管教方式有很大關係,這讓我和丈夫第一次思考是否自己都有責任、或者應該做些甚麼去幫助這孩子。 遇到衝突時根本沒有空間緩解,感到憂鬱和壓迫 我時常感到生活壓力巨大,除了浩章有發展和社交問題外,我們是新來港家庭,再加上婆媳關係緊張,我們一家四口和婆婆擠在一個不到200呎的二人公屋,沒有獨立的房間,遇到衝突時根本沒有空間緩解。所以,自己也被情緒困擾,常常感到憂鬱和壓迫。而浩章性格活潑,時常惹事,我們很容易把怒火發泄在他身上,導致他的自尊心受挫,口吃問題也可能因此加重。丈夫一個人承擔全家的經濟,忙於工作,和孩子們的溝通很少,所有的壓力幾乎都落在我一個人身上。我變得脾氣暴躁,儘管明知自己有時不對,卻總是忍不住發脾氣。有一次,因為大家太憤怒,丈夫甚至把浩章趕到走廊,不讓他回屋,導致全家都非常難受。 感恩在這艱難的困境,我們遇到了庭恩兒童中心。在中心的幫助下,我們接受了多種服務,包括臨床心理學輔導、精神科醫生支援、夫妻關係輔導、共享房屋轉介、物資供應和租金支援等。這些服務不僅幫助我們應對孩子們的問題,也在家庭和個人層面上給予了一家人莫大的支持。在言語治療師黃姑娘的幫助下,讓浩章從前每句話都繞十個圈,到現在只繞兩三個圈。他開始能夠獨立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這對他的自信心和學校生活都有很大幫助。而口吃的情況亦因有自信而得到大大的改善。語言慢慢接近同齡小朋友的水平。 中心還為浩章提供了讀寫障礙訓練,由何Sir親自教授。每次上何Sir的課,浩章都特別期待,因為何Sir非常有耐性,總能與這個對天南地北、太空北斗充滿興趣的男孩找到共同話題,進入他的世界,陪他探索相關知識,並將這些知識與文字連繫起來。原本過度活躍的浩章,上課時變得自動自覺,非常合作,並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我漸漸發現原來這個調皮、愛頂嘴、不講道理的孩子,在合適的管教方式下,竟可以變得如此合作自覺。這不禁讓我反思,連外人都能對浩章如此有耐性和包容,為何我和爸爸卻對自己的兒子如此苛責?是否我們也應該改變? 參加中心無障礙敬拜.重新找回內心的平靜和力量 中心的臨床心理學家黃姑娘一步步幫助我了解壓力和不開心的根源,讓我能更好地應對家庭和生活中的挑戰。記得每次快要發脾氣時,我都會錄音向社工陳姑娘傾訴,讓她幫助我舒緩情緒,並讓我看清自己的脾氣問題。家人常把怒氣遷怒於浩章,對他造成了傷害,這讓我決心改善自己的情緒,戒掉壞脾氣。我還參加了中心的無障礙敬拜活動,在活動當中接觸到更多善良的人,我也重新找回了內心的平靜和力量。在疫情期間,中心的善長還幫助我們支付了兩個月的租金,提供了食物和口罩等物資。這些援助讓我們在困難時期得到了實際的幫助。我從未見過像黃生、黃太這麼好的人,他們和中心的姑娘們真的給了我們很多溫暖和支持。 浩章不再那麼孤單,慢慢地學會了與他人相處,結交朋友 不但如此,中心對我們的照顧非常周到,中心委員Novem也帶同他的兒子與浩章一同外出飲茶,分享生活的點滴和趣事,並交流大家有興趣的活動。這讓浩章有機會與其他同齡小朋友接觸,增強了他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我從來沒想過中心的委員竟會如此看重我們這些小人物,特意抽時間與我們建立關係,讓我感到非常被重視。這些活動讓浩章不再那麼孤單,慢慢地學會了與他人相處,結交朋友。 我真的非常感激黃生、黃太,你們是我生命中遇過最有愛心的人。我以前從來不相信、亦想像不到,世間上竟然會有如此無私付出大愛的人,更沒想到會讓我們遇上了黃生、黃太,他們從來不求回報地為我們付出。中心上上下下的工作人員也一樣大愛。他們不僅幫助了我的孩子,也幫助了我們全家。 我想對其他家長說,照顧小朋友需要很大的耐性,很多媽媽一開始都沒有,但因為有了孩子,我們必須訓練自己。因為,每一位小朋友都是小天使,他們來到我們身邊,實際上是來訓練我們的。通過這些年的經歷,以前真的很神經質,現在我學會了放手,讓孩子們有更多成長的空間,我不是說自己現在已經很成功,我也仍在每天努力地學習,而我相信這種願意更新改變的態度會成為孩子一生受用的好榜樣。 從前我們在中心得到了幫助,現在我也可以成為中心義工幫助他人,這是帶有轉化的循環,幫助我們建立一個更健康、更有愛的社會。我希望我的心聲能傳遞給有需要的人,讓他們也能感受到這份溫暖和支持。再次感謝Benji’s Centre庭恩兒童中心,我們會繼續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
-
以愛灌溉,讓孩子擁抱未來
受訪者:容俊傑(5歲)媽媽 接受言語治療年份:2023 – 2024 2017年,上天賜予我一個可愛的小天使,我的大兒子來到了這個世界。他聰明伶俐,活潑可愛,他的到來如同一道燦爛的陽光,瞬間照亮了我們的生活,為我們帶來了無限的歡樂和幸福。兩年後,我們再次迎來了生命的奇蹟,小兒子俊傑的誕生讓我們欣喜若狂,我和丈夫滿懷著期待,憧憬著與兩個寶貝共度每一個珍貴的瞬間。 然而,命運卻跟我們開了一個沉重的玩笑。俊傑三歲時,被診斷患上了自閉症。這個消息如同晴天霹靂,將我們所有的希望和快樂擊得粉碎。起初,俊傑表現出典型的自閉症症狀:他的眼神總是躲躲閃閃,無法與人對視,也無法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即使肚子餓了,手臂痛了,他也只能默默忍受,無法向我們傾訴。他的固執和情緒波動也讓我們措手不及,每當他不開心的時候,就會用頭撞牆,甚至會撞向陌生人。這些行為不僅讓我們身心俱疲,更讓我們承受了來自周圍的異樣眼光和冷嘲熱諷。我和丈夫常常感到迷茫和無助,看著別人家的小孩健康快樂地成長,我的內心充滿了羡慕、心痛,甚至開始自責和自卑。多少次,我在深夜裡默默流淚,質問上天:「為什麼我的孩子會這樣?為什麼是我?我能不能把他塞回肚子裡,重新來過?」 看著兩個孩子都深陷困境,我的心如刀割 那段日子,我被焦慮和無助的情緒包圍著,我嘗試了各種方法去幫助俊傑,希望能讓他有所好轉。哪怕只是在我呼喚他名字的時候,他能回應我一聲,我也會感到無比欣慰。然而,事與願違,我們用盡了各種方法,卻收效甚微,俊傑依然沒有太大的改變,而我也感到身心俱疲,精疲力盡。更讓我心碎的是,大兒子希希也因為我們把精力都放在了弟弟身上而受到了冷落。他開始變得沉默寡言,不愛表達,也不愛和別人交流,甚至出現了語言遲緩的狀況。看著兩個孩子都深陷困境,我的心如刀割,仿佛整個世界都坍塌了。 面對旁人異樣的眼光和孩子們的困境,我幾近崩潰。但每當看到兩個孩子純真的眼神,我心中就會燃起一股強大的力量,我告訴自己:不能就這樣放棄!我是他們的媽媽,我必須堅強起來,成為他們的依靠,為他們撐起一片愛的天空!我和丈夫開始積極地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我們四處奔波,參加各種培訓課程,學習如何與自閉症孩子相處,如何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社會。 在尤德夫人兒童體能智力測驗中心的引薦下,我們懷著希望來到「庭恩兒童中心」,彷彿抓住了救命稻草。中心溫暖的氛圍、熱情的員工和燦爛的笑容,一掃我們一路的疲憊和傷痛,給予我們渴望已久的慰藉和力量。 中心為俊傑和希希進行了詳細評估,量身定制了語言治療、職業治療、家長輔導和親子活動等服務。儘管孩子們最初感到抗拒,但在治療師和社工的悉心引導和關愛下,他們逐漸適應環境,並開始願意與人互動。例如,在語言治療初期,俊傑和希希總是哭鬧不止,焦慮不安,治療師黃姑娘從未放棄,而是用耐心和愛心包容他們,並運用模仿訓練、互動遊戲、情緒練習等專業方法,耐心地引導他們。此外,中心的職業治療服務幫助孩子們刺激視覺感知等能力發展;他們還教會我許多實用的家居訓練技巧,我也積極配合中心的訓練計劃,努力學習如何更好地照顧孩子。中心還有一個很棒的玩具圖書館,我經常借閱玩具回家,幫助孩子們進行居家訓練。雖然過程充滿挑戰,但我相信,只要堅持不懈,美好的未來終將到來! 為我們搭建了一個充滿愛與支持的港灣 經過日復日的訓練,我看到了孩子們的進步:兒子學會了和爸爸揮手告別,哥哥會拉著弟弟的小手,弟弟會張嘴向我示意他長牙了。曙光和希望重新出現,我知道未來的路我們不再孤單。在「庭恩」,我們一家人的生命都經歷了溫暖的蛻變。中心不僅為孩子們提供了專業的治療服務,更為我們父母搭建了一個充滿愛與支持的港灣。 猶記得去年參加夫妻燭光晚宴,在溫馨的氛圍中,我和丈夫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父母。我們互相傾聽、彼此鼓勵,分享著教養孩子的心路歷程。合唱《憑著愛》的畫面至今仍深深烙印在我的腦海中,那份感動與力量無以言喻。在那裡,我們也結識了和藹可親的黃生、黃太,他們創辦「庭恩」的初衷以及對孩子們無私的愛深深地觸動了我們。在那難得的時刻,我終於可以放下擔憂,盡情享受美食,那一刻,我深刻感受到孩子和我們都在成長。 經過一年的治療,孩子們有了顯著的進步,而我也學會了如何更好地管理情緒。曾經的灰心喪氣被樂觀和積極所取代,我不再抱怨,而是感謝孩子們讓我成為一個更堅強的母親,學會了接納、肯定和用愛擁抱一切。 感謝你們提供的豐富資源和專業服務,如同冬日暖陽,溫暖著每一個孩子和家庭。中心導師們的專業、愛心、包容和耐心,不僅深深影響著孩子們的成長,也改變了我們每一位家長,讓我們感受到被愛包圍的溫暖。我會盡我所能,將「庭恩」的精神傳遞出去,幫助更多有需要的家庭。希望更多像我們一樣的家庭都能找到專業的幫助,重拾生活的勇氣和動力,是「愛」,引領我們走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