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benjiscentre

  • 迎著抗癌風雨,芷楠唱出生命之歌

    受訪者:李芷楠 (12歲)媽媽 接受言語治療年份:2016-2017
 看著芷楠在舞台上自信地唱歌,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我的思緒不禁飄回了過去,那些充滿挑戰和淚水的日子,如今都化作了感恩和感動,深深地刻在我的心裡。那些曾經如巨浪般襲來的恐懼和絕望,如今都化作了堅定和希望,引領著我們一家勇敢前行。 芷楠是我和丈夫透過試管嬰兒,歷經四次嘗試才成功懷上的寶貝女兒。得來不易的她,自然是我們一家人的心肝寶貝,我們對她呵護備至,也期盼著她能健康快樂地成長。然而,在她兩歲多的時候,幼稚園老師發現她說話的詞彙量明顯比同齡孩子少,建議我們帶她去做進一步的評估。評估的結果猶如晴天霹靂,芷楠被診斷出大肌肉發展遲緩一年,語言發展遲緩兩年。那一刻,我的世界仿佛崩塌了一般,腦海中不斷迴響著:「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偏偏是我的孩子?」我無法接受這個現實,也無法想像芷楠未來要如何面對這些挑戰。 面對診斷結果,我感到迷茫和無助。我四處奔波,為芷楠尋找合適的治療機構。我們嘗試過政府提供的服務,但漫長的輪候時間讓我們心急如焚。幸運的是,在朋友的介紹下,我們認識了庭恩兒童中心。 芷楠四歲時開始接受庭恩的言語治療服務。專業的治療師們用愛心和耐心,透過各種有趣的遊戲和教材,引導芷楠開口說話,鼓勵她與其他小朋友互動。看著芷楠一點一滴地進步,我心中充满了希望和感激。在庭恩的幫助下,芷楠的變化非常大。她不再像以前那樣膽怯,開始主動和其他小朋友玩耍,詞彙量也豐富了好多,能夠用更長更完整的句子表達自己的想法。看著她自信的笑容,我感到非常欣慰,自己更加增了陪伴她學習和成長的信心。 在六歲那年的聖誕節前夕,芷楠確診患上急性淋巴白血病 然而,命運似乎總愛和我們開玩笑。在芷楠六歲那年的聖誕節前夕,她被確診患上了急性淋巴白血病。那一刻,我感覺天都要塌下來了,整個人都陷入深深的絕望之中。七歲,本應是孩子無憂無慮享受童年的美好時光,而我的芷楠,卻要開始面對病魔的折磨和有可能失去生命的挑戰。 當芷楠入院前的一個月,她已經因眼痛七次前往急診室和普通科門診求助,但每次醫生都未能找出病因。最終,我堅持要求急診室醫生進行血液檢查,結果確診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當時病情已屬中危,癌細胞擴散達八成,需立即住院治療。看著她因化療而虛弱不堪,藥物副作用帶來的痛苦令我心如刀割,更曾因藥物過敏引發併發症,需在深切治療部留醫五日。回想當時的無助,至今仍感到難過。由於需隔離,我只能在病房外默默支持。看到醫護人員多次嘗試插入藥物導管,但因化療使血管收縮,難以成功,聽著她無助的哭泣,我心痛不已,只能偷偷流淚。 每次她接受類固醇治療,情緒總是波動不穩,時常痛苦地在地上翻滾哭泣。她已承受超過二十次的麻醉手術。化療的殘酷副作用顯而易見,芷楠的頭髮全部脫落,自尊心強烈的她因此變得羞於見人,也失去了交談的意願。看著她日益憔悴的身形,這三年與她共同抗癌的日子,無疑是我生命中最黯淡的時期。每日清晨六時,我就開始烹飪餐點,接著前往醫院陪伴芷楠,中午回家打理家務並準備午餐,再回到醫院。這樣的奔波讓我身心俱疲。芷楠的父親將女兒患病的主要原因怪罪於我,常常將怨氣發泄在我身上,指責我對芷楠早期的訓練過於苛刻,沒有妥善照顧她,導致她生病。面對丈夫的責備和女兒的病情,我深感孤獨無助,只能默默承受這一切的重擔。 大家的愛與祈禱,並對神蹟的期盼,才能克服一個又一個人的難關 在最無助的時刻,是大家的愛與祈禱,以及對奇蹟的期盼,支撐著我一路堅持。衷心感謝黃生和黃太、關姑娘、陳姑娘,以及周Sir,你們百忙之中抽空探望芷楠,這份溫暖的心意,給了我們莫大的鼓勵。庭恩中心和教會的朋友也給予了我們極大的精神支持,你們時常來醫院探望、為我們禱告,引領我們將每一天交託給神,憑藉著這份信仰,我們才能夠克服一個又一個難關。你們的關懷和鼓勵,我銘記於心。是你們的愛,讓我在最黑暗時刻依然能看到希望的曙光。 留院期間,芷楠也很想念回庭恩兒童合唱團唱歌,想念和她一起唱歌的小伙伴。她常常跟我說:「媽媽,我想返學,想返中心唱歌,想去迪士尼玩!」芷楠在音樂中找到了快樂和力量,在住院期間她也時常唱歌給醫生和護士,和其他病友聽,用她的歌聲傳遞愛和希望。 抗癌三年,芷楠戰勝了病魔,更榮獲醫院頒發堅毅獎 抗癌三年,芷楠以她積極正面和堅毅不屈的信念,戰勝了病魔,更榮獲醫院頒發的堅毅獎!重返校園的她,變得更加開朗自信,更主動爭取擔任班長和風紀,幫助其他同學。芷楠也繼續參加中心的合唱團,再次站上舞台,手握麥克風放聲歌唱的那一刻,她感受到無比的快樂和自豪。其中最難忘的經歷,莫過於2021年,黃太榮獲「愛心獎」,並帶領中心四位合唱團的小朋友演出,芷楠便是其中一員。能夠參與演出,站上鳳凰衛視電視台的舞台,她感到無比榮幸。表演結束後,芷楠還學會用平板電腦搜尋自己表演的片段,用手機錄下來,分享給朋友們欣賞。看著她在舞台上自信歌唱的模樣,我不禁感動得熱淚盈眶。 看著如今的芷楠,我心中充滿了感恩和感動。她就像堅韌的小草,即使經歷了暴風雨的洗禮,依然堅強地生長,綻放出屬於自己的光芒。芷楠的抗癌過程,不僅是她一個人的戰鬥,也是我們全家人的共同經歷。這段經歷,讓我們更加珍惜生命,更加懂得愛與被愛。 相信一切都是神的安排,是最好的安排 在陪伴芷楠成長的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生命的脆弱與可貴,學會珍惜擁有的一切,並以更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人生挑戰。我記得有一次新年中心聚會,一位家長擔心孩子患有自閉症,言語間滿是悲觀,不斷拿自己的孩子與其他孩子比較,顯然對孩子有著過高的期望。這番話讓我陷入沉思,生命本身是多麼珍貴,即使孩子身體有所缺陷,也是我們的心肝寶貝。而黃太的分享更讓我深受啟發,以更正面的態度看待一切。她說:「我一直認為自己很聰明,但為什麼我的孩子會患有唐氏綜合症呢?後來我相信,這是耶穌對我的信任,給我機會去照顧他!」黃太這番話,讓我卸下了心中的自責,相信一切都是神的安排,是最好的安排! 我感謝所有幫助過我們的人。是你們的愛和付出,讓芷楠和其他有需要的兒童,都能夠得到適切的幫助,健康快樂地成長。最後,我想對所有正在經歷病患小孩的家長說,不要放棄希望,也不要放棄自己。每個孩子都是帶著愛和希望而來到這個世界上!要相信孩子,相信自己,相信愛的力量,我們一定可以克服一切困難,迎接美好的明天!

  • 庭恩就像一雙溫暖的手,將我們一家從絕望的深淵中拉回來

    受訪者:何家軒(13歲) 媽媽 接受言語治療年份:2017-2019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庭恩兒童中心已經成立二十週年!能夠在紀念冊上分享我和家軒的故事,我感到非常榮幸。回想起這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真是百感交集。 記得初次接觸庭恩,是七年前的事。家軒從小就容易分心,每學一樣東西都需要很長時間,連簡單的數字和文字都認不得。雖然我不是專家,但一直感覺他與其他孩子有所不同。無助的我曾多次向學校的老師、社工,甚至校長求助,但都被拒絕,他們甚至說是我多疑,不願為家軒轉介評估。 經歷了許多波折,家軒終於在快要六歲時接受了正式評估。期間,他總是坐不定,注意力極不集中。即使評估師要求他完成疊積木這樣簡單的任務,他也因為分心而爬到桌上搗亂,無法完成。那一刻,我明白他真的需要幫助,但眼看他快要錯過六歲的「黃金治療期」,連政府的學前服務也因年齡限制無法申請,我感到非常焦急和無助。一方面我埋怨家軒老師拖累,另一方面也責怪自己生了這麼「特別」的孩子,心中充滿自卑。 半夜起來以為兒子不見了 當時我們剛從大陸來港不久,經濟非常困難。我每天需要做兩份工,上完正職後,晚上還要做倒垃圾的兼職,非常勞累。我們住在唐樓三樓的劏房,樓下沒有大閘,這讓我缺乏安全感,晚上常常害怕得無法入睡,得不到好的休息。此外,我因甲亢手術的後遺症,患上焦慮和抑鬱症,情緒非常低落,晚上甚至會夢遊。有一次,我半夜起來發現兒子不見了,擔心得報警求助,清醒後才發現家軒一直睡在我旁邊,只是我夢遊失去意識,造成了這麼大的誤會。我的情緒快要到達臨界點,但我不知道可以向誰求助。那段日子,我覺得自己像在黑暗中摸索,看不到一絲希望。 在絕望之中,我的呼救聲終於被聽到了!黃生和黃太就如同在茫茫大海中遇到的一根救命木棍,在我求助無門時,主動伸出援手。他們無私地在教育、家庭、精神和經濟等方面幫助我們,甚至比我的父母和親人還要關心和用心。庭恩就像一道曙光,照亮了我們的生活。 首先,中心為家軒安排了專業的言語治療,評估後確診他患有過度活躍症、專注力不足和語言發展遲緩。治療師蘇姑娘很有耐心地通過講故事、玩遊戲等方式,幫助家軒提升語言能力和專注力。中心亦為家軒安排讀寫訓練班,導師何Sir很有耐性教他學寫字和許多書本以外的知識,看著家軒一點一滴的進步,心裡充滿欣慰和感動。在困境中,中心提供了免費的精神科醫生支援服務,拯救了我。當時我的情緒快要崩潰,社工陳姑娘立即安排我見私家精神科醫生林醫生,給我合適的藥物放鬆,並轉介到政府跟進。最後才發現我一直被嚴重的睡眠窒息症困擾,對症下藥後,我的精神狀態大大改善,夢遊症狀也消失了。 每年的聖誕聯歡會成為我和家軒開心一週的話題 此外,中心舉辦了許多家長講座和工作坊,教導我們如何與孩子相處,如何應對生活中的壓力,還有多種家庭活動、節日時義工來探訪,讓我們倍感溫暖。每年的聖誕聯歡會,都會成為我和家軒開心一週的話題;步行籌款嘉年華會讓我們見識到在香港社會的愛心,不同背景和階層的人願意扶助弱小社群。「庭恩」不僅解救了我們的困境,更為我們帶來了新的希望與力量。 在陪伴家軒接受治療的過程中,我自己也經歷了一次蛻變。我開始學習正向思維,積極面對生活中的挑戰。親愛的家長們,請不要覺得孩子是負擔,雖然他們的發展可能比較慢,但每一個都是天父賜予我們的禮物!家長的努力是不會白費的。只要我們堅持、有耐心、每天陪伴,以身作則地教導孩子,他們總有一天會有所成就。 過程中可能會感到孤單。以我為例,我的丈夫從不配合,回家後只顧打遊戲,不管教子女,也不做家務。我曾想過放棄,但我學會了不要因為伴侶的不合作而錯失教育孩子的良機。因此,我以身作則,戒掉了亂用手機的習慣,陪孩子多看書,不縱容他們,從小教導他們基本的自理能力,例如洗衣、收碗和掃地,讓他們建立責任感和自信心,受益終生。最重要是多欣賞孩子的長處,當時家軒中文認字比較差,可是我不會常常指責,而是多欣賞他做得好的地方,增加他的自信心。孩子會慢慢被這種正向態度所感染。 特別令我感動的是,黃太安排了我的大兒子在中心擔任補習導師,讓他賺取零用錢。大兒子不僅教導中心的小朋友溫習功課,還跟他們分享做人道理,成為了別人的良師益友。回想多年前黃太還給予大兒子機會,於暑假和課餘時間在中心的社企餐廳兼職廚師助理達2年多,期間他觀察到黃生非常和靄友善,無論發生多大的事情,都以從容的心情面對,黃太亦在工作過程中教導他很多做人處事的道理,大兒子表示將來也想以黃生黃太為榜樣,成為社會上的一點光! 兩個兒子學業優秀,心感無比欣慰 現在家軒已經十三歲了。他從小二時全班倒數十名、滿江紅,到最後全科合格,並獲得學校的「飛躍進步獎」,現在更成功考入Band 1 中學!而大兒子在DSE考獲多科5**的優異成績,並順利從科技大學取得學士學位。看到兩位兒子在庭恩兒童中心這個充滿愛的環境中得到扶持,共同成長,我感到無比欣慰。「庭恩」就像一雙溫暖的手,將我們一家從絕望的深淵中拉了回來。

  • 生命充滿無窮色彩和無盡的愛,憑信心跨過障礙賽

    受訪者:鄭浩軒(5歲)媽媽 接受言語治療年份:2021 – 2022 「儘快將憂愁眼睛、憂愁面孔、憂愁內心拋棄吧,找回你的微笑嘴巴一同和唱可以嗎?啦……」我用手機拍攝兒子浩軒唱歌的畫面,聽到他可以流利地唱出每一句歌詞,咬準每一個字的發音時,我內心是無比的欣慰和快樂。浩軒的嘴角,如今總是漾著一抹燦爛的微笑,如同陽光般,溫暖著我們一家。 
我是浩軒的媽媽,回首一路走來的艱辛,我的內心如同翻滾的波濤,感慨萬千。我從小失去父母的庇護,生活就像荊棘密布,每一步都走得異常艱難。本以為婚姻能為我帶來些許慰藉,然而,丈夫的輕度弱能,僅能為家庭提供微薄的收入,生活的重擔依然壓在我的肩頭。 無法開口說話、抗拒睡覺、脾氣暴躁 命運的考驗似乎還嫌不夠,2021年,兩歲的浩軒被診斷為自閉症,伴隨著嚴重的固執和行為問題。他無法開口說話,每天抗拒睡覺,脾氣暴躁,甚至出現撞頭、黏沙發等許多令人擔憂的行為。看著他和兩個姐姐截然不同的樣子,我的內心充滿了恐懼和無助。雖然我努力做好心理準備,但當聽到專家建議浩軒就讀特殊學校時,淚水還是止不住地奪眶而出,那一刻,我的世界彷彿墜入了無盡的黑暗。 
在漫漫的求索之路上,我並沒有放棄希望。在社署的幫助下,我們一家來到了「庭恩兒童中心」。還記得參加家長迎新會那天,播放著電視訪問中心的特輯,記錄著無數個家庭在這裡的心路歷程。看著那些孩子們一點一滴的蛻變,聽著家長們深情的講述,我的眼眶濕潤了,心中燃起了一絲希望的曙光。 專業的言語治療師開始幫助浩軒進行治療。起初,他十分抗拒,每次都哭鬧不止。路線的改變也讓他難以適應,熟悉的道路一旦發生變化,他就會堅決不肯邁出新的一步。中心的黃姑娘耐心地教會了我一些方法,例如,運用圖像視覺提醒法,先讓他站在家門口拍一張照片,然後在出發前,用照片提醒他接下來要去的地方,要做什麼。在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中,浩軒終於慢慢地接受了新的環境,從家中到中心的這段路,他走得越來越順暢。 中心為浩軒度身定制了一套治療方案 為了幫助浩軒更好地融入治療,中心為他度身定制了一套治療方案。治療師會先讓浩軒觀看短片,讓他做好心理準備,明白接下來要做什麼,並培養他的歸屬感。在觀看短片的過程中,治療師會漸進地拿出一些實物與他互動,耐心地引導他認知和溝通。慢慢地,浩軒開始願意接受新事物,一天比一天進步。
 那段時間,浩軒還無法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治療師便利用一些特殊的聲音來刺激他,讓他學會用自己的方式表達。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我不小心摔倒東西在地,浩軒竟然發出了「喔哦」的聲音,彷彿在關切地說:「哎呀,你怎麼這麼不小心啊!」這是他第一次表達自己的感受,雖然只是一個簡單的「喔哦」聲,卻如同天籟般美妙,我的內心激動不已,充滿了喜悅和希望。 我明白改變一個人的固執有多難,就像浩軒,他曾經因為換了個杯子就一個半月不肯喝水。那段時間常常感到無助和壓力,結果患上了抑鬱症,甚至有了輕生的念頭。幸好,中心的陳姑娘向我伸出援手,建議我接受心理輔導。在心理學家的幫助和鼓勵下,我重新找回了力量,勇敢面對困境。我也告訴自己,只有我調整好心態,浩軒才能進步。我還積極參與中心的活動,學習中醫穴位推拿,並在家幫助浩軒,刺激他的感官。我努力學習,勤奮地在家跟他做訓練。漸漸地,我看到了他的改變,情緒穩定多了,嚴重的偏食也有所改善,這些肢體接觸也增進了我們的親子關係。 參加合唱團,唱出美妙歌聲,句句唱進媽媽心裡 除了中心的專業治療,浩軒還參加了很多興趣班,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庭恩兒童合唱團。他從一個五音不全的孩子,到現在能準確流利地唱歌,實在讓我驚喜萬分!在合唱團裡,他學會了與其他小朋友互動交流,通過表演培養了自信和觀察力,也懂得了遵守規則。現在的他能流利地唱很多歌,還能背出歌詞,例如《生命有價》、《紅日》、《小小世界》等等。當我聽到這些歌聲,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是我的兒子嗎?這是一個被診斷出自閉症的孩子發出的聲音嗎?我欣慰地笑了,為他錄下了一段又一段的歌聲。他的歌聲如此美妙,句句唱進我的心裡,字字打動我、安撫我,給我力量。我也希望把這份力量傳遞給更多的人,讓你們知道,憑藉愛,我們可以戰勝一切! 庭恩兒童中心給予我們的,豈止是孩子治療方面的幫助?中心對我們家庭生活的支持更是無微不至,溫暖人心。還記得疫情爆發時,我們家境本就清貧,更是雪上加霜。是中心和善長及時伸出援手,為我們送來了米、油、豬肉和雞翼等食物,還有各種生活用品,甚至超市現金券,解決了我們燃眉之急。更令我們感動的是,他們為我們提供了長達3個月的租金津貼!那一刻,我真的感受到人間處處有溫情。
在疫情期間,中心還安排了家長們在網上視頻聚會,黃生、黃太更親自上線為我們加油打氣。大家在線上互相鼓勵、互相支持,共同度過了那段艱難的時光。這些物質和精神上的支持,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庭恩」的愛。 經過中心治療師兩年來的訓練,如今的浩軒已經不需要入讀特殊學校,他可以像一個正常的男孩子一樣在主流學校學習,和同學們一起學習、玩耍,他甚至還學會了如何表達自己的感受。看著他一天天進步,我感到無比欣慰和自豪。
而我自己,也在陪伴浩軒成長的過程中,經歷了一次蛻變。我變得更加堅強,更加懂得如何用愛去陪伴生命中的每一個人。我知道,夢想就像一片正待耕耘的土地,需要我們播撒希望的種子,辛勤澆灌,才能最終收穫豐收的喜悅。

 我要感謝庭恩兒童中心的每一位工作人員,感謝黃生、黃太,更要感謝可愛的庭恩小天使,是你們將愛心傳遞,讓這個世界充滿了更多動聽的聲音,讓更多孩子感受到愛與關懷。
最後,我想對所有和我一樣走在育兒路上的朋友們說:讓我們一起揚起嘴角,帶著希望和勇氣,勇敢前行!就像歌曲《生命有價》中唱到的那樣:「願你知生命實在亦是有些意外,不用徬徨迷途只須緊記,它有無窮色彩它有無盡的愛,願憑著自信跨過障礙賽!」

  • 「庭恩」相伴,單親孩子蛻變路

    受訪者:陳詠珊(10歲)媽媽 接受言語治療年份:2017 – 2020 七年的陪伴,見證了詠珊的成長,也讓我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教育的意義和愛的能量。回想當初,那個兩歲還不太會說話的小女孩,如今已成長為一個充滿自信和想法的小學生,心中滿是感慨和感恩。 詠珊兩歲時,說話還是不太清楚,常常「咿咿呀呀」,說不清楚想要表達的意思。我一直以為小孩子說話都是這樣,慢慢就會好的。直到有一次帶詠珊去健康院檢查,護士建議她去尤德夫人兒童體能智力測驗中心做評估,我才意識到問題可能比想像的嚴重。排隊的過程漫長而煎熬,我不斷地反問自己,是不是因為單親家庭的緣故令我陪伴她的時間不夠多,跟她溝通太少,也沒有其他人在家與她談話,才導致她語言發展遲緩?是不是我這個做媽媽的失職,才讓她輸了在起跑線上? 終於等到評估的那天,政府言語治療師告訴我,詠珊的語言發展比同齡孩子落後了九個月,建議我盡快帶她進行言語治療。當時的我對言語治療一無所知,心裡既害怕又無助。健康院姑娘非常有愛心,她向我推薦了庭恩兒童中心,告訴我這是一家非牟利機構,可以根據我的經濟狀況提供學費減免,甚至申請豁免費用。這番話猶如一盞明燈,讓我看到了希望。 讓我更加有信心,堅定地陪伴詠珊克服語言障礙 我帶著忐忑不安的心情來到庭恩,中心的環境温馨舒適,工作人員親切友善,讓我原本緊張的心情慢慢放鬆下來。她們詳細地了解了我的情況,耐心地解答我的疑問,治療師盧姑娘根據詠珊的情況制定了個別性的訓練計劃,還協助我申請了費用減免。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庭恩的溫暖和專業,也讓我更加堅定地陪伴詠珊克服語言障礙的決心。 詠珊剛來中心的時候,主要是進行發音訓練。治療師耐心地運用各種不同的教材和遊戲,引導詠珊練習發音,她們就像一班充滿愛心的天使,用她們的專業和耐心,一點一滴地幫助詠珊矯正發音,讓她慢慢地學會了正確地說話。 在庭恩,我們不僅得到了專業的言語治療服務,還得到了很多其他的幫助和支持。臨床心理學家黃姑娘和社工陳姑娘就像我的明燈,照亮了我迷茫的育兒之路。回想過去,我和詠珊的衝突不斷。她小時候,我經常哄她,也經常罵她。她會無緣無故地哭,有段時間脾氣特別差,生氣時會扯自己的頭髮、抓傷自己的手。有時候她大吵大鬧想要買東西,我會任由她躺在地上哭鬧。路人投來異樣的眼光,我乾脆把她拉到商場的後樓梯,讓她哭個夠。現在想來,當時的自己真是太粗暴了。那時,雖然詠珊只有4歲,但沒有親人陪伴的我,總不自覺地把她當作大人一樣看待,期望她陪我分擔做單親媽媽的無助與孤單。覺得我說的話,不管她明不明白,都應該要服從、都應該要懂事地配合。後來,詠珊會說話了,但衝突卻變成了「駁嘴」。她伶牙俐齒地反駁我,我更加生氣,覺得孩子這麼不聽話、激心。可是,我卻一直忽略了她也是個需要被呵護、被愛錫的小朋友。 原來孩子需要的,是我的理解她的感受和支持 黃姑娘讓我意識到詠珊始終是個孩子,她會提醒我:「你知道詠珊只有幾歲嗎?」黃姑娘說我的管教方式經常不一致,一時不講理便罵她,一時又太心軟。的確,看到詠珊撒嬌,我又會忍不住心軟,答應她的要求。結果讓她得寸進尺,我們的關係也變得時好時壞。黃姑娘就像我的支柱,陪伴我走過了近五年的時光。她教我用同理心去理解詠珊,在她遇到問題時,先聆聽她的感受,而不是急於給予意見。 我嘗試著用黃姑娘教的方法,有一次詠珊告訴我,她被同學欺負,語氣中滿是委屈。我聽著,只是簡單地回應:「嗯,那些同學真的做得不對啊!」沒想到,這樣一句簡單的話,卻讓詠珊的心情好了很多。那一刻,我突然明白,原來孩子需要的,是我的理解她的感受和支持,而不是怪責和督促。 現在的我,學會了控制自己的情緒,不再輕易對詠珊發脾氣。我會深呼吸,給自己和詠珊一點空間。黃姑娘曾說:「在適當的時候,不做任何事,比做錯事好。」現在的我,學會了在生氣的時候,先停下來,喝一杯水,讓自己冷靜下來。 更重要的是,我不再把問題都歸咎於詠珊身上。我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為,嘗試用不同的方式與她相處。我發現,當我改變,詠珊也跟著改變。中心就像一個溫暖的港灣,讓我這個單親媽媽找到了依靠。我學會了如何感恩,如何用更溫柔的語氣和詠珊說話,如何用同理心去理解她。我相信,只要我們用心去愛,用心去溝通,就能跨越一切障礙,建立起親密的親子關係。 中心定期舉辦各式各樣的親子活動,例如一起去看電影、飲茶時舉行抽獎活動等等。有一次詠珊非常期待可以抽中,她一直等待但遲遲未有,在少許失落之中聽到自己的名字、甚為驚喜,原來詠珊抽中了大獎!其實中心安排好每位參與活動的小朋友都會中獎,這一點我覺得非常好,這樣會讓孩子們感受到被重視,每位都是幸運兒。還記得有一次中心舉辦前往迪士尼樂園的活動,在華麗的宴會廳享用自助餐,那次詠珊也印象深刻。因為當時她剛做完割扁桃腺手術,可以穿上漂亮的公主裙,第一次體驗自助餐,還可以學習製作美味的曲奇餅!看著詠珊玩得不亦樂乎,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我感到無比欣慰。 庭恩讓她的人生充滿了無限可能,中心的免費補習班使她對測驗考試信心大增 記得詠珊剛加入庭恩兒童中心合唱團時,還是個容易害羞的小女孩。五年來,每當她站上台,從最初的怯生到現在於迪士尼舞台上落落大方地歌唱,那份自信,是庭恩一點一滴培養出來的。參加合唱團不僅讓詠珊找到了自信,也讓她的世界更加寬廣。過去,她的生活圈僅限於家和學校,現在她可以自信地站在舞台上,展現自我。看著她開心地在黃太餐廳表演的點滴,我感慨萬千,是庭恩讓她的人生充滿了無限可能。除了在舞台上閃閃發光,詠珊的學業也因為中心的免費補習班使她對測驗考試時信心大增。 「庭恩」的幫助不僅僅是孩子們的成長,更是我生活中的精神力量源泉。作為單親媽媽,我獨自撫養詠珊,生活壓力可想而知。中心不僅主動為我減免了部分費用,尤其是疫情那兩三年,生活格外艱難。中心不時提供生活物資,例如食物,超市購物券、防疫物資等等,這些扶危濟困的幫助,讓我感受到了人間的溫暖。因為有庭恩的支撐,讓我感覺到自己並不孤單,有人關心,有人陪伴,這條路,不知不覺也就走過了。 中心就像一個溫暖的大家庭,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和關懷 中心就像一個溫暖的大家庭,我們互相支持,互相鼓勵,分享育兒經驗,共同面對生活中的挑戰。說實話,這裡給我的感覺比在自己家裡還要好。我的家人比較重男輕女,但在中心,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和關懷。黃生、黃太雖然是中心的負責人,但他們待人親切,事事親力親為,就像家人一樣。 在中心的「無障礙敬拜」裡,我找到了許多志同道合的夥伴。我們一起唱詩歌,互相扶持,互相理解,那種感動,無以言表。 七年來見證了詠珊在「庭恩」的幫助下,從一個一語不出的小女孩蛻變成一個自信、有主見的小孩;也見證了中心對我們一家無微不至的關懷和幫助。感謝「庭恩」,讓我明白,即使面對困難,只要我們不放棄希望,勇敢地走下去,就一定能夠迎來陽光燦爛的明天! 最後,我想對所有正在經歷類似困境的家長說:你們並不孤單,庭恩兒童中心會一直陪伴在你們身邊,為你們提供專業的服務和溫暖的支持。請勇敢地踏出第一步,聯繫庭恩,讓他們幫助你們和孩子一起克服困難,迎接美好的未來!

  • 庭恩照亮我們一家

    受訪者:區梓彬(11歳)媽媽 接受言語治療年份:2017-2018 能夠與大家分享梓彬的成長路,我感到非常榮幸。回想這一路走來,充滿了挑戰和淚水,但因為有「庭恩」的陪伴和支持,我們才能夠勇敢地走下去,並看見了希望的光芒。 2013年梓彬出生,為我們這個家庭帶來了無比的喜悅。我一直沒有察覺梓彬有甚麼異樣,直至幼稚園面試時,梓彬完全不肯出聲,區內的幼稚園也不願給予學位,我便開始擔心。後來好不容易入到幼稚園,直到他升K1時,卻因為梓彬無法用言語與老師和同學溝通,學校建議他重讀並且認為梓彬需要接受評估。那一刻,我才真正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心也隨之沉到了谷底。 經過專業評估後,梓彬被診斷為「語言遲緩」。看著診斷書上冰冷的字眼,我深感無助和迷茫。為了幫助梓彬,我四處打聽治療方法,但高昂的費用讓我們望而卻步。不僅如此,那段日子,我還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一方面,要照顧突發中風、半身癱瘓、無法自理的奶奶;另一方面,丈夫因不停流鼻血而發現患有家族性高血壓和高血糖,需要服用高劑量的藥物,讓我非常擔憂。接連不斷的衝擊,就像一個又一個的炸彈在我生活中引爆!那段日子,我亦患上了情緒病,被重重壓力壓得不想出門,也不願尋求幫助,每一天都像一具沒有靈魂的軀殼,在絕望中苦苦掙扎。 失眠已久,終可睡上六、七個小時 就在我快要放棄的時候,竟然收到庭恩的通知,告知可以為梓彬安排學位,更讓我感動的是,社工陳姑娘親自來家訪。面對陳姑娘真誠的關懷和耐心的聆聽,我第一次將內心積壓已久的情緒毫無保留地釋放出來。我的淚水不停湧出,那一刻,我意識到自己一直在強迫自己扛下一個家的重擔,卻從未關心過自己是否能夠支撐,而只是默默忍受。直至我看到陳姑娘為我流淚,我才感受到原來我也需要被愛、被關心,我也可以尋求幫助。感激陳姑娘用愛滋潤了我枯竭的心。在她用溫暖的手握住我手的那一刻,我願意將家庭的困境講出來,尋求幫助。那次家訪後,我感到久違的放鬆,失眠已久的我,終於可以睡上六、七個小時。我非常感激能與陳姑娘相遇。 我永遠都不會忘記第一次帶梓彬上課的情景。踏進中心大門的那一刻,我感到無比溫暖。關姑娘親切的接待和歡迎,治療師古姑娘在課堂上對梓彬耐心的引導,主動關心我們的情況,將我們的需要記在心上。甚至在課堂結束後,接待處的吳Sir也會為梓彬打氣、問候。那份滿滿的愛和重視,是我在其他機構和學校中從未感受過的。在這裡,我的心慢慢得到了醫治,讓我重見希望。我非常感激中心所有職員的付出,尤其是已經因病離世的古姑娘。每次見到她,她都會帶著親切的笑容,加上專業的教導和充滿新意的課堂,令梓彬進步得很快。面對古姑娘的離世,我和梓彬都萬般不捨,只好製作心意咭來表達我們的愛意。在此,我想深情地說聲:「古姑娘,感謝你對梓彬和我付出的愛和關懷,我們會永遠銘記於心。」 在梓彬接受治療期間,我們一家經歷了許多波折,但每當最煩憂的時候,都得到了恩典。第一波折是疫情期間,丈夫失業,經濟陷入困境,只能依靠信用卡勉強維持生計。幸好,陳姑娘一直與我們保持聯繫,不僅定期致電關心,中心還提供了口罩、食物券等物資,幫助我們渡過難關。在最艱難的時候,黃太甚至讓從事飲食業的丈夫到中心社企的餐廳工作,使我們一家在疫情期間仍有收入應付生活開支。接着,哥哥要升讀大學,我們正在為未能繳交$5000留位費而徹夜難眠時,關姑娘又為我們申請了中心的慈惠金,解了燃眉之急。此後,中心更聘請哥哥為來中心小朋友補習,讓哥哥可以賺取零用錢,減輕家庭負擔,同時回饋其他小朋友。庭恩的愛心和支持,就像一盞明燈,在我們徬徨無助時解困,照亮了我們人生中最黑暗的時刻。 梓彬改變為陽光自信的小學生,主動幫助有需要的同學 庭恩為我們一家解決了家庭經濟問題,使梓彬的治療和成長更加順利!中心的合唱團亦讓梓彬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舞台,激發了他對音樂和舞蹈的熱愛,以一個新的方式來表達自己、放鬆減壓。如今,梓彬已經成為一名陽光自信的小學生。升上小學後,老師說他開始主動與人交往,甚至願意主動幫助其他有需要的同學,溫柔耐心地鼓勵其他不善表達的同學打開心扉,成為別人生命中的小天使。看著他熱情洋溢地幫助別人的樣子,我感到無比自豪和欣慰。 梓彬的改變,讓我深刻體會到「以生命影響生命」的意義。而這一切,都要感謝黃生、黃太一直付出的大愛。你們細心的關懷、溫暖的陪伴、親切的代禱,常將我們這些「小人物」放在心上,待我們如親人般去愛錫,讓我的身心靈經歷了神蹟般、意想不到的醫治和重生!你們的大愛不僅幫助梓彬克服了語言障礙,也讓我重新找回自信和力量。 這二十年來,感謝黃生、黃太的默默耕耘,為無數像梓彬一樣的語言障礙兒童及其家庭帶來希望和改變。我在這裡祈禱,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裡,庭恩兒童中心會繼續將愛送到更多有需要的孩子和家庭,讓他們在愛的環境中健康快樂地成長。最後,我想對庭恩的所有工作人員說一聲:「謝謝你們!感謝你們的愛心和付出,你們的努力和奉獻,讓世界變得更加溫暖和美好!謝謝黃太:我愛你!」

  • 庭恩,改變楚研成長的命運

    受訪者:鍾楚研(12歲) 媽媽 接受言語治療年份:2021 – 2022  回首過去那些年,我和女兒楚研與庭恩中心結緣, 內心充滿感恩。看著楚研在庭恩的幫助下,從一個沉默寡言沒有自信的小女孩,蛻變成如今自信開朗、心地善良的少女,見證到她心靈的成長,我的內心充滿感激。藉著庭恩二十周年紀念冊,我想分享我們一家與庭恩的故事,以及這段充滿愛與希望的成長旅程。 楚研是個文靜的孩子,從小就不太擅長表達自己。早在幼稚園K1的時候,我們就發現她的語言發展比其他孩子慢了一些,於是開始帶著她進行漫長的言語治療。然而傳統的訓練模式效果有限,楚研的進展非常緩慢,到了K3的時候,她甚至連一個英文字母都記不住。升上小學二年級後,因疫情而轉了網上模式,這讓她的社交和語言能力雪上加霜。她變得更加沉默寡言,不願意與人學習,成績一落千丈。學校的教育心理學家評估楚研的情況為有限智能。對此我感到十分困惑,一直覺得楚研只是性格比較內向,並非智能上有問題。雖然我堅信楚研沒有智能上的障礙,但我仍然積極地為她尋找幫助。我帶她參加了附近的讀寫班,也加入了一些家長互助小組,希望可以找到幫助楚研的方法。 當時的我,面對著巨大的壓力。丈夫患有嚴重的強直性脊椎炎,生活無法自理,需要我全天候的照顧。照顧家庭的重擔、楚研的狀況,加上婆媳關係不睦,令我喘不過氣,更一度患上了抑鬱症。那段日子,我感到無比迷茫和無助,不知道該如何幫助楚研,也不知道這個家未來會怎樣。後來,我從其他家長口中得知了庭恩中心,也許那裡可以給予楚研更適合的幫助。抱着最後一絲希望,我帶著楚研來到庭恩,並在這裡遇見了改變我們命運的有心人。 治療非常專業,注重孩子的個別差異,課程生動有趣 庭恩的言語治療非常專業,開啟了希望之門。還記得第一次帶楚研來到庭恩中心時,我就感受到這裡與其他地方不同。中心的訓練非常全面,而且頻率比學校的訓練高得多。這裹會注重孩子的個別差異,課程生動有趣。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起初楚研只能在一句說話中接收一個指令,言語治療師Serena陳姑娘一步一步地教導楚研如何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句子的運用,豐富句子的結構。在陳姑娘耐心的教導下,她逐漸學會了如何組織語言,後來寫作能力也得到顯著提升,作文甚至能拿到合格分數。看到女兒的進步,我感到無比 慰。 除了言語治療,中心還為楚研安排了讀寫障礙訓練治療。何Sir很有耐心,由於楚研對英文感到抗拒,他便嘗試運用數學,引導她投入學習。漸漸楚研的成績有所提升,更重要的是,她開始享受學習的過程,發揮所長。訓練的重點在於培養她對學習的興趣,並增強她的自信心,不一定強迫她學習有障礙的科目。 女兒不會再被貼上「有限智能」的標籤 在中心一段時間的訓練,楚研的進步令我們感到欣喜。我堅持要求學校重新對女兒進行評估,結果證明她的智力屬於正常,只需要繼續進行言語治療。這對於我和楚研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鼓舞,最重要的是,女兒不會再被貼上「有限智能」的標籤,這對她未來的發展尤為重要。庭恩不僅關注小朋友的學業,更注重他們的社交和全面發展,多元活動,令小朋友綻放自信。在庭恩的轉介下,楚研參加了免費的跳舞班。起初她很害怕亦不願意參加,在我的鼓勵下,她勇敢地踏出了第一步。記得她第一次在九龍灣會展表演小丸子舞蹈時,我看到她臉上綻放出前所未有的自信。從此她變得更加開朗,更加享受表演的過程。 孩子們的快樂天堂.家長最堅強的後盾 庭恩兒童中心不僅是孩子們的快樂天堂,也是我們家長最堅強的後盾,為每個家庭注入溫暖和希望。中心提供多方面的支援服務,從臨床心理輔導到家庭支援,幫助我們舒緩壓力,學習管理情緒,建立更和諧的家庭關係。 更令人感動的是,庭恩中心也給予我們許多實質的幫助,尤其在經濟方面。疫情期間,學校停課,孩子們的一日三餐都成了問題,庭恩及時伸出援手,提供食物援助,讓我們渡過難關。從豬肉、雞翼等日常食品,到過年時的冬菇、糖果等節日禮品,庭恩中心總是讓我們感受到家的溫暖。我永遠不會忘記,楚研的第一部iPhone就是中心送的,他們還考慮到我丈夫的身體狀況,送來健康鞋禮券。這些貼心的舉動,讓我們感受到被關愛和重視。除了物質上的支持,庭恩中心也關注我們這些家長的心理健康。我最深刻是休閒茶聚,讓我們這些平日忙於照顧家庭的媽媽們,有機會打扮得漂漂亮亮,品嚐美味的下午茶,享受難得的放鬆時光。 庭恩中心的出現,改變了我們一家人的命運。女兒楚研變得自信開朗,成績進步,更重要是,她找到自己對跳舞的興趣和方向。而我也從最初的迷茫無助,變得積極樂觀,更有信心面對未來的挑戰。我要感謝黃生,黃太,治療師們和庭恩中心的所有工作人員,是你們的專業和愛心,讓楚研和其他像她一樣的孩子們,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最後,我想對所有正在經歷類似困境的家長說,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都有自己的閃光點。請不要放棄,積極地為孩子尋求幫助,相信你們一定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之路。庭恩,永遠是我們最堅強的後盾!

  • 愛的積蓄 —— 輝揚美麗的蛻變

    受訪者:鄧輝揚 (14歲)媽媽 接受言語治療年份:2013 – 2016 2013年,輝揚,我那還不到三歲的寶貝,懵懵懂懂地踏入了庭恩中心。十年,恍如昨日,卻又漫長得像過了一生。十年,是苦澀中帶著甜蜜的滋味,是跌跌撞撞卻始終堅定的步伐。
 還記得輝揚一歲半時,帶他去母嬰健康院打針,護士似乎察覺到他的異樣,建議我去做評估。那時的我,還未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天真地以為孩子長大就會好。


 這一拖,就拖到了他兩歲九個月。孩子行為上的問題日益明顯,我才如夢初醒,帶著他去做評估。診斷書冰冷的字眼,如同重拳般擊中了我,讓我難以呼吸。自閉症,言語遲緩,智商中下,嚴重固執……
是我的延誤,才導致這樣的結果嗎?內疚、自責、恐懼,像無數根針,狠狠地扎在我的心上。評估中心建議我帶孩子去治療,可高昂的費用,對於當時僅依靠綜援過活的我們來說,無異於天文數字。800元一次治療,我們如何負擔得起?
朋友的一句介紹,成了我彷徨無助時唯一的希望。兩個月的焦急等待後,庭恩兒童中心的電話如同天籟,我們終於等到了治療的機會。初次踏入課室,輝揚就被陌生的環境嚇哭了,整整40分鐘的課,他哭了30分鐘,背對著治療師,拒絕任何互動。治療師馮姑娘拿出蘋果、香蕉等模型,他只是茫然地推開,眼神空洞,沒有絲毫認知的光亮。 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我灰暗的心房 第二堂課,馮姑娘用一種奇特的、模仿洗衣機滾動的聲音吸引輝揚的注意。我那時並不懂那是什麼治療方法,只記得輝揚似乎有了一點點反應,願意伸手觸碰那些玩具了。然而,幾堂課下來,我並沒有看到明顯的進步,迷茫和懷疑再次湧上心頭:這樣真的有用嗎?不用吃藥,只是玩玩具,真的能治好我的孩子嗎?就在我快要放棄的時候,一位慈祥的媽媽,黃太,看出了我的沮喪,她走到我身邊,關切地說:「媽媽,我知道你面臨很大的疑惑和苦惱,但給點耐心吧,教導孩子就如同存錢罐,你每天存一點、每天存一點,當你存滿了整罐,你就會看到果效了。」黃太的話,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我灰暗的心房,我似乎明白了。是啊,我選擇了「庭恩」,就要相信他們,相信專業的力量,更要相信我的孩子!
 我積極配合治療,開始參加中心的心理輔導小組,學習調整心態,釋放壓力,也掌握了更多陪伴輝揚的方法。我試著接納他,包容他,更在書海中重新認識“自閉症”。漸漸地,庭恩中心不再是輝揚抗拒的地方。他不再躲在角落,也不再需要麥當勞的誘惑,而是會開心地拉著我的手,一遍遍地說:「我哋去中心啦!我哋去中心啦!」雖然每堂課的進步都微乎其微,但我不再迷茫、不再絕望。我聽從治療師的建議,陪著輝揚完成每一個訓練,每一個動作。我也從一個嚴厲、焦躁的母親,變得溫柔和有耐心。除了言語治療,我們還積極參加中心的各種活動。合唱團的表演,鍛煉了他的膽量和自信;口風琴班的學習,改善了他的口部肌肉,就連原本流口水的毛病也消失了。


 最讓我欣喜的是社交小組活動。住在劏房的我們,社交圈子狹窄,而中心的活動,為輝揚打開了一扇通往外面世界的大門。他學會了社交禮儀,學會了用自己的方式溝通和表達。雖然一開始,他還不能用語言表達需求,但他會用動作和眼神去示意,而不是像從前那樣,直接搶奪。他開始與人眼神接觸,與人互動,變得有禮貌、守規矩。更讓我驚喜的是,輝揚的語言能力突飛猛進,六歲的他,表達能力已經追趕上同齡的孩子,就連曾經嚴重的固執問題,也得到了明顯改善。三年的治療、訓練和參與中心活動,輝揚的改變讓我欣喜若狂。感謝庭恩兒童中心,是你們,讓我的孩子重獲新生!
 輝揚在「庭恩」的幫助下,一天天長大,各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進步。雖然他已經不再需要回中心接受治療,但中心依然把我們視如己出,持續關心和愛護著我們,讓我們感受到家的溫暖。特別是在疫情期間,中心給予了我們莫大的支持。各種生活物資、現金券、租金津貼,這些恩情的幫助,撫平了我心中的焦慮和不安,讓我明白到自己從不是孤軍奮戰,「庭恩」永遠是我們最堅強的後盾! 他不僅品學兼優,更擁有一顆善良、感恩的心 現在輝揚已經14歲了,就讀於沙田Band 1 中學,他不僅品學兼優,更難得的是擁有一顆善良、感恩的心。我為他感到自豪及開始對他有一些期望,甚至希望他能成為一個「成功人士」。然而,他的一句話,卻讓我感動不已。他說:「媽媽,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服務社會,不就可以了嗎?」那一刻,我心中充滿了感恩。我的孩子,不僅僅是學會了與我交流,更懂得引導我,教導我。這一路走來,除了我自己的陪伴和付出,更離不開中心的幫助和治療師的專業指導。是他們,為輝揚規劃了清晰的人生道路,引導他一步步跳得更高、走得更遠;是他們,擴展了輝揚的視野,端正了他的思想,讓他成長為一個如此優秀的人!

 如今,我終於明白當初黃太的那句話了。孩子就像「存錢罐」,我們每天存入一點愛、一點時間、一點接納、一點包容……終有一天,這份愛的積蓄會滿溢而出,化作孩子成長和進步的奇蹟!相信正在這條路上努力的你,也一定會在不久的將來,收穫這份獨屬於你的美麗蛻變!

  • 愛與陪伴,照亮孩子成長的路

    受訪者:楊浩文(7歲)媽媽 接受言語治療年份:2019 – 2022 家好,我是浩文的媽媽。浩文今年七歲了,回望過去幾年,我深深感受到,孩子成長的路途上有歡笑,也有淚水,但因為有庭恩兒童中心的陪伴和支持,我們才能夠勇敢地克服困難,迎接陽光。 當浩文一歲半時,我們帶他到健康院打針。護士告訴我們,他連說十個單字都不會,發展遲緩,需要等待至少兩年才能獲得政府提供的言語治療服務。醫生還診斷他屬自閉症譜系,大肌小肌及社交能力均比同齡孩子弱。作為新手媽媽,我既擔心又自責,心情十分複雜。 當時,我們一家三口的經濟狀況非常困難,只能住在約100平方尺的狹小劏房裡。我焦慮地尋求全面評估的資訊,但得知大約需要港幣$8000的費用,這對我們來說是難以承擔的高額開支。面對這種困境,我感到十分無助,不知道該如何幫助孩子。唯一能做的便是多帶他外出見識一些事物,希望能有所改善。然而,浩文經常發脾氣、哭鬧,讓我感到束手無策。有一次,浩文早上起床後便在床上哭鬧了一個多小時,我只能無助地抱著他,陪著他一起哭。那段時間,我幾乎將自己封閉起來,感到非常自卑。不僅家庭環境差需要住劏房,孩子也有特殊需要,這種困境讓我不願與外界接觸,甚至連中學同學的電話也不敢接聽。這使得好友擔心得哭著聯繫我的家人,試圖了解我的情況。 很快為浩文安排了治療,大大減輕了我們的經濟負擔 在一個偶然的情況下,一間教會主動上我家按門鐘,邀請我帶浩文一起到公園散步。透過這次的機會,我第一次從其他家長口中認識「庭恩兒童中心」,從此,改寫孩子一生!大約輪候了半年,我們終於收到庭恩職員的回覆有學位,社工關姑娘親自到家中探訪,了解我們的家庭狀況,並很快為浩文安排了治療。更重要的是,中心減免了大部份的收費,當時每堂只收$50,大大減輕了我們的經濟負擔。
 我們第一次忐忑地帶著浩文來到中心,溫馨的環境和親切的治療師讓我感到安心。浩文在庭恩的第一堂課,是學習說「蘋果」,當時他還不能連續説出不同音的字,治療師文姑娘用各種有趣的遊戲和活動,一字一句地教導浩文。除了專業的治療課堂,治療師亦教會我很多在家中幫助浩文的方法。我開始注重親子互動,每當浩文在家發脾氣,不肯做訓練,我便會帶他外出接觸有趣新事物,趁他心情好,便教他幾句,讓他跟着講,將治療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例如在玩遊戲或講故事時,鼓勵他多說話、多表達。言語治療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浩文慢慢地進步。經過3年的訓練,他已經可以清楚流利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學校的言語治療師也說他的語言能力已經追趕上同齡孩子的水平。 參加中心的無障礙敬拜活動,是我最大的心靈支柱 在庭恩,我參加了中心的無障礙敬拜活動,在那裡,我遇到了許多同樣育有特殊學習需要子女的家長。我們互相分享,產生了深深的共鳴,庭恩逐漸成為我安心分享、彼此扶持的溫暖大家庭。即使在疫情期間,敬拜聚會也沒有停止,我們繼續透過ZOOM每月關心問候,隔著屏幕互相支持,成為我當時最大的心靈支柱。當時,丈夫從事的飲食業受到疫情嚴重衝擊,經常停薪留職,一家經濟再度陷入困境。黃太得知我們的狀況後,主動伸出援手,安排丈夫到中心社企的法國餐廳兼職,幫助我們一家渡過了難關。 我還記得,自從得知孩子有特殊學習需要的那一刻起,我的心機就全部放在他身上。家裡扣除生活開支後剩餘的錢,我都會優先購買孩子的用品和訓練用具。在不知不覺中,我完全忽略了自己也有需要被照顧,甚至覺得花錢為自己買一件衣服都是奢侈、不值得的。然而,自從參加了中心舉辦的「休閒茶聚鬆一鬆」活動後,我的想法開始改變。中心安排義工照顧孩子,讓家長們可以無後顧之憂地到法國餐廳品嚐英式下午茶,還邀請了星級形象顧問指導我們如何打扮和搭配服裝。那天,我穿上漂亮的衣服,享受著美味的茶點,那一刻,我不再僅僅是一個照顧孩子的媽媽,也找回了自我,感覺自己同樣值得被愛。重新開始照顧自己後,我的心情也得到了放鬆,面對孩子時,我的愛心和耐心也重新被注滿。 丈夫受到中心的感染和啟發 還有一次,中心組織了遊船河活動,浩文第一次坐船出海,興奮極了,他還有機會體驗駕駛遊艇,更在黃太的鼓勵下,勇敢地嘗試了游泳。這些活動不僅讓浩文擴闊眼界,也讓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丈夫見到浩文參與活動後有進步,亦激發了他要多帶兒子外出的決心。現在即使工作多累,他亦盡量在放假時帶我們一起外出,當中是受了中心的感染和啟發! 浩文在今年小一的期末考試中獲得了全級第一名 更令我感到欣慰的是,浩文在今年小一的期末考試中獲得了全級第一名!這個消息讓我們全家都感到無比激動和自豪。誰能想到,浩文初升小一時,每次串字都總是哭著說:「我唔得架!我永遠都唔得架喇!」經過中心的激勵,我學懂溫柔地回應:「1次唔得,10次;10次唔得,50次都會成功的!放心,媽媽會永遠陪住你!」原來這份不放棄、不責怪、溫柔、具體的陪伴,會成為小朋友成長無比的動力!回想當初,浩文是一個發展遲緩的孩子,如今卻取得如此優異的成績,我感到無比欣慰。 親愛的家長,我深深明白並體驗過,最初得知小朋友有特殊障礙時,心裡的擔心、淚水和情緒發洩是無可避免的。但請記住,哭過之後,要相信自己和小朋友。只要努力,一定會有進步的。千萬不要孤立自己,要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忙,將自己的需要說出來,並照顧好自己的情緒,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小朋友走得更遠。人生的黑暗過後,必定會迎來晴天。我始終堅信,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發展步伐,只要不放棄,用愛和耐心陪伴他們成長,孩子們一定會創造奇跡。我也想藉此機會鼓勵正在經歷同樣困境的家長們,不要害怕,積極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並勇敢地向外界求助。庭恩兒童中心就是我們最堅強的後盾,讓我們一起攜手同行,共同創造美好的明天!

  • 愛的禮讚 —— 給庭恩的感謝信

    受訪者:黃家希(12歲)媽媽 接受言語治療年份:2017 – 2018, 2018 – 2019 這不僅僅是一個分享,更是我發自內心的一封感謝信,寫給庭恩兒童中心,寫給所有幫助過我和家希的人。你們的愛和專業,讓我們一家走出困境,迎向陽光。 八年前,家希就讀K2時,老師反映他說話可能有些問題。當時我認為孩子還小,說話晚一點也正常。然而,老師建議我們帶他去健康院做個評估。結果出來了,證實家希患有言語遲緩。我頓時感到不知所措。聽說其他機構的輪候時間都要一年多,我非常焦急。幸好經朋友介紹,我們認識了庭恩。雖然當時中心也有幾百位小朋友在輪候,但幸運的是,家希一個月後便開始接受治療了。 那段日子確實不容易。看著活潑的兒子因為發音問題而變得膽怯,不敢結交朋友,甚至經常發脾氣,我感到十分心疼。當時我剛來香港兩年,廣東話說得不太好,生活壓力很大,我的脾氣也變得暴躁。 第一次帶家希到庭恩,治療師的專業和耐心讓我印象深刻。他們用各種有趣的遊戲和圖卡,一點一點地幫助家希糾正發音,讓我看到了希望。我還記得第一次上課時,言語治療師文姑娘用一支看似普通的棒子,就能幫助家希發出正確的音,由「多多」讀到「哥哥」!真的好似一支魔法棒,實在神奇!更令我感動的是,中心允許家長陪同上課,還借治療工具給我們回家練習,教導我們如何在生活中幫助孩子改善發音。短短兩個月,家希的發音有了明顯進步,心情變得開朗,脾氣也溫和了很多,更願意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了。看著他的轉變,我感到非常欣慰,也意識到,只要用對方法,孩子是能夠改變的。 當時我們一家四口,連同姑姐一家三口、和老爺奶奶,九個人擠在一個150呎的劏房裡。環境擠迫,噪音不斷,先生又經常外出工作,我獨自面對著沉重的生活壓力,情緒經常瀕臨崩潰。幸好,黃太察覺到我的情況,安排我與中心的臨床心理學家曾太見面。在曾太面前,我可以毫無保留地傾訴,釋放壓抑的情緒。曾太不僅耐心聆聽,還不斷鼓勵我,教導我如何調整心態,學習愛自己,並建議我嘗試透過祈禱來舒緩壓力。 坦白說,以前的我脾氣很差,容易發火。特別常常為先生只顧工作夜歸而胡思亂想,我記得有一次,我與丈夫在半夜吵鬧得很厲害,丈夫更用力關門離家而去,令家希半夜驚醒哭泣,抱著我不停哭。事後我感到非常後悔和自責,令家希的成長蒙上陰影。現在回想起來,真的很感謝曾太的開導和幫助,讓我學會了如何控制情緒,用更平和的心態去面對生活中不能改變的困難,記得曾太曾說:「每個人都不能避開困難,但我們可以選擇用甚麼心態去面對!」雖然我沒有一個體貼的老公,但是我有好乖的兒子!我應該多照顧自己的情緒,才可以有能力去照顧我所愛的人。 愛與專業,讓我們一家走出困境 現在的我,變得比以前冷靜多了。參加中心的無障礙敬拜活動也讓我受益良多。在那裡,我認識了很多有相同經歷的家長,大家互相傾訴,互相支持,讓我感覺不再孤單。我也開始學習祈禱,隨時隨地將所有的煩惱和壓力都交託給天父。我發現自己的心境真的平靜了很多,與先生的關係也得到了改善。 黃太和支持中心的善長們都非常有愛心,他們不僅關心孩子,也關心我們這些家長。我非常感謝他們對我們一家的幫助,尤其是疫情期間,中心為我們提供了很多生活上的支援,包括食物、防疫物資,甚至租金援助。他們的愛心和付出,讓我非常感動。 小四時考獲全級第一,現在就讀Band 1中學,更被選入精英班 除了言語治療,家希從2018年開始參加中心的合唱團,並在多次音樂會中擔任小司儀。我發現,參加合唱團不僅提升他的自信心,還培養了他的領導才能和溝通能力。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家希在學業方面也取得了非常優異的成績,小四時考獲全級第一,初中更考上了Band 1英文中學的精英班。家希說,黃太的愛成為他很大的鼓勵,故現在每逢母親節,他都會主動寫一張母親節咭給黃太表達謝意,因為對他來說,黃太就像另一位母親一樣愛護著他、支持著他!真的很感激黃太! 天后鄭秀文親自給予鼓勵 在庭恩的這些年,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黃太送給我和先生兩張鄭秀文演唱會的門票。那是我們來香港後第一次看演唱會,心情非常興奮。記得Sammi在演唱會上說:「人總是要長大,要經歷一些風雨,才能成長。」這句話讓我深受觸動,也讓我更加堅定地相信,只要不放棄希望,勇敢面對挑戰,就一定能夠克服困難。及後,黃太更安排Sammi親自到中心鼓勵我和其他家長。 轉眼間,家希已經十歲了。在黃太不斷鼓勵和支持下,沒想過以前說話不清、沒有自信、不懂打扮的我,今日也可以重新投入職場。全賴黃太常常欣賞和發掘我的優點,肯定我,讓我重拾自信,勇敢追尋自己的夢想。現在的我,不再是那個整天愁眉苦臉、怨天尤人的家庭主婦了,而是充滿自信和正能量的職場女性。 我非常感謝庭恩兒童中心,感謝黃生黃太,是你們用愛和專業,幫助家希走出陰霾,重拾自信,也幫助我度過人生的低谷,成為更好的自己。我衷心希望庭恩能夠繼續將這份愛傳遞下去,幫助更多有需要的孩子和家庭。 最後,我想跟所有正在經歷育兒困境的家長們分享:不要放棄希望,也不要害怕求助。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只要用對方法,給予他們足夠的愛和耐心,他們一定能夠克服困難,健康快樂地成長!

  • 與庭恩相遇相伴走過那些年

    受訪者:周偉強(13歲)媽媽 接受言語治療年份:2014 – 2016 我從未想過,作為母親的人生會如此曲折。當偉強在兩歲六個月被確診為自閉症,我的世界瞬間崩塌。回想起與庭恩中心相遇、相識、相伴走過的那些年,心中充滿了感慨和感激。 2014年,偉強兩歲九個月大,正是準備要上幼稚園的年紀。然而,偉強患有自閉症,完全不會說話,只會哭鬧。那段時間,我挺著六個月大的肚子,帶著偉強跑遍了三十多間幼稚園,卻沒有一間願意接收他。我的情緒跌落谷底,害怕、無助、絕望,各種負面情緒交織在一起,幾乎將我淹沒。我甚至害怕肚裡的女兒會不會也像哥哥一樣,甚至動過墮胎的念頭,但為時已晚。 就在我快要放棄的時候,朋友介紹了庭恩兒童中心。第一次帶偉強到中心評估,治療師馮姑娘告訴我,偉強智力雖然偏低,但還算正常。聽完評估,我忐忑不安的心才稍稍安定下來。我還記得十一年前參加庭恩迎新會時,聽創辦人黃太分享她的經歷,當庭恩出生時知道他患唐氏綜合症,當時她的一句「點解偏偏係我?」深深觸動了我。雖然已記不清分享會的全部內容,但我永遠記得當時懷著女兒的我,也同樣擔心孩子會有智力問題。聽完黃太的分享,我感覺自己不再孤單,原來這條路上也有人和我們一樣,曾經面對同樣的困境。也是在那時,我開始學著接受現實,不再那麼害怕了。 留下丈夫獨自照顧患有自閉症的兒子和嗷嗷待哺的女兒 命運總是弄人,女兒出生後,我因逾期居留被拘留,留下丈夫獨自照顧兩個年幼的孩子。那段日子,丈夫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既要照顧患有自閉症的兒子,又要呵護嗷嗷待哺的女兒,還要面對我被拘留的打擊,身心俱疲。庭恩中心適時的出現,猶如黑暗中的一道曙光,照亮了我們前行的道路。 中心不僅為偉強安排了言語治療,還為我丈夫提供了臨床心理學家的支持,幫助他穩定情緒,學習如何好好地照顧孩子。中心還為我們提供物資援助和租金支援,解決燃眉之急。最令我感動的是,黃太得知我被拘留後,擔心女兒缺乏母乳餵養,特意安排送來了兩箱奶粉。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人間的溫暖,這個世界並非如此冷漠無情。黃太的善舉,如同冬日裡的暖陽,溫暖了我們一家人的心。 在獄中時,丈夫前來探望,並帶來令我欣喜若狂的消息:偉強終於開始發聲了!那一刻,我更加堅信,我的孩子並不是傻的!四個多月後,我結束了拘留,回到家中。令我驚喜的是,三歲半的偉強竟然開口說話了!他竟然會在我回家時,用BB聲音說:「吃飯啦!」那一刻,我激動得熱淚盈眶,心中充滿了希望。原來,我的兒子並不是「啞巴」,他只是需要更多的時間和幫助。 偉強開始說話,但自閉症帶來的挑戰依然困擾著我們 雖然偉強開始說話,但自閉症帶來的挑戰依然困擾著我們。他性格固執,例如堅持要走特定的路線,不能妥協,否則就會在街上大哭大鬧,讓我們十分尷尬。他也抗拒黏稠的食物,例如粥、芝麻糊等。為了讓偉強能像普通孩子一樣,我堅持讓他嘗試這些食物。然而,這常常弄得一團糟,偉強又哭又叫,又嘔吐。丈夫不贊成我這樣強迫孩子吃他不喜歡的食物,因此引發了我們之間的矛盾,甚至一度想到離婚。 獨自一人在分歧中堅持並不容易,中心的臨床心理學家黃姑娘教會我如何與自閉症孩子相處,如何用正確的方法引導他。黃姑娘告訴我,要堅持正確的教養方式,要有耐心,不能因為孩子哭鬧就輕易妥協。丈夫也逐漸接受和尊重黃姑娘的專業指導,所以每當我們在教養問題上產生分歧時,我只要提醒他這是黃姑娘的建議,他便會願意妥協。黃姑娘的指導,就像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偉強不負眾望,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鋼琴七級考試 音樂,成為了幫助偉強改善固執行為的良藥。在社工陳姑娘的安排下,我們獲得了一台免費的鋼琴。偉強每天都花三、四個小時練琴,音樂成為了他情緒的出口。每當他不開心或者家裡發生爭吵時,他就會彈琴舒緩情緒,整理思緒,之後再講道理甚至會主動向我道歉。看到偉強因為音樂而產生的積極變化,我更加堅定地支持他學琴。雖然家裡的經濟條件不好,我們甚至連去吃麥當勞都捨不得,每次交鋼琴學費都讓我感到壓力巨大,但我為了偉強,願意付出一切。黃太也十分支持偉強學琴,她建議偉強直接挑戰鋼琴七級考試,還慷慨地幫助我們支付了考試費用。結果,偉強不負眾望,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鋼琴七級考試。除了鋼琴,偉強還在中心學習小提琴,並參加了中心的合唱團。音樂讓偉強找到了自信,也讓他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舞台。 其實那段時間,我自身的狀況也很糟糕。我患有抑鬱症,需要每日依靠飲七至八罐大量可樂才能緩解情緒。我甚至曾經抱著女兒在天台想要跳樓,幸好碰着黃太的司機送奶粉來,及時把我勸回來,之後社工陳姑娘耐心地開導,讓我明白藥物治療的必要性,並鼓勵我勇敢面對自己的病情。在中心的幫助下,我開始接受精神科林醫生的治療,情緒也逐漸穩定下來。 在庭恩兒童中心,我學會如何與自閉症孩子相處,也學會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問題。中心的每一位工作人員都像家人一樣,給予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和幫助。我非常感謝黃生、黃太對我們一家的幫助。他們不僅在物質上給予我們支持,更在精神上給予我們極大鼓勵。黃生還親自教導偉強學習英式英語,這對偉強後來考上心儀的中學有很大幫助。 如今,熱愛音樂的偉強就讀於Band 1中學,越來越優秀 如今,偉強已經十三歲了,就讀於Band 1中學,他熱愛音樂,鋼琴,看著偉強一天天長大,變得越來越優秀,我感到無比欣慰和自豪。一路走來,充滿了艱辛和挑戰,但因為有庭恩中心的陪伴,我們才能克服重重困難,迎來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此,我要衷心感謝庭恩兒童中心,感謝黃生黃太,感謝所有幫助過我們的人。你們的大愛和付出,改變了我們的命運。如果沒有你們,也肯定已沒有我,我們這個家已散了!最後,我想對所有正在經歷困境的「同路人」說:請不要放棄,堅持下去,你們的孩子一定會越來越好!